首页 > > 6

團體彈忽視在囚青年精神問題

2017-09-11
来源:香港商报

  王曉莉(左)及陳作耘倡設「兒童事務公署」,監督和評估兒童健康政策。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潘仲男報道:兒童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權益值得受到重視及關注,但住在院舍、感化及懲教院所的青少年呢?據一學會昨日引述國際研究指出,在囚青少年健康風險已較一般青少年高,但院所并未有為在囚青少年作全面的健康篩查,令他們暴露在不必要的風險中。此外,有部分青年在拘留受審6個月至3年時間內,沒有得到任何教育或培訓機會,學習權利被剝削。

  沒有篩查要出事后才會跟進

  香港兒科醫學會及香港兒科基金,早前召開由不同專業界別組成的「兒童健康政策監察小組」跨專業會議,了解居住院舍、感化及懲教院所的兒童和青少年的權利及身心健康。香港兒科基金秘書長王曉莉表示,在院舍兒童及在囚青年有較大機會曾接觸高危行為如濫藥、性行為、暴力等,健康風險較一般青少年高。

  她引述英國一個2014年至2016年涉及5600多名在囚青少年的研究,剛被拘留時,有30%至39%已出現身體健康問題;33%至41%有精神健康問題;31%至63%更有自殺或自殘傾向。她續說,香港則完全沒有相關數據,在囚青少年在進院所前亦沒有健康篩查,她提到情緒問題如抑鬱症及隱疾難以察覺,很多時是出事后才會有人跟進。

  香港兒科基金主席陳作耘表示,是否做錯一次事便永不翻身。社會應協助在囚人士重上正軌,特別是青少年。近年歐、美等地廣泛采用青年司法及公義,強調要了解青少年犯案動機,從根本解決問題。陳續指出,有部分待判青年,在拘留6個月至3年間,沒有得到任何教育或培訓機會,日后如何與社會接軌,陳強調青少年的學習權利不應被剝削。

  倡進院舍48小時內健康檢查

  陳作耘最后表示稍后將向政府及懲教處提交書面研究報告,當中包括建議在兒童入住院舍后的48小時內進行健康檢查,減低未來精神健康風險;為被拘留的青年提供教育和培訓。長遠應設立「兒童事務公署」,監督和評估兒童健康政策的落實和施政情况等。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