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報紙品牌效應仍有價

2017-12-11
来源:香港商報

  作者:香港報業公會副主席 蕭世和

  一年容易過,還有不足一個月,就會迎來2018年。對報業經營來說,12月份即要忙於迎接聖誕的消費旺季,同時是要為明年做好預算的日子。在這個回顧和展望前景的時間,可見報業在同業和不同媒體間的競爭仍然激烈,猶幸在重重挑戰下,仍然可以見到烏雲釀上的銀邊。

  媒體生態變化多端,已成全球新常態。在資訊氾濫下,無論紙媒、電子傳媒抑或網媒,都一樣承受各種經營上的壓力。今年,有免費報紙、周刊宣布賣盤;與此同時,個別報業集團宣布全年或中期業績,本業都有起色。

        加價無明顯影響銷路

  今年報業一件大事,是收費報章打破了多年價格維持不變做法,多家報館先后調高售價。從數字顯示,加價影響似乎比估計為輕。如果用再長一點的時間去看,讀報人數經過多年前的快速回落后,近年已有明顯放緩的迹象,如果細看的話,個別報章的讀者人數這兩年已大致維持,未受網絡明顯冲擊。根據IPSO的媒體調查,2015年整體報紙讀者人數為542萬人,2016年為540萬人,今年截至第二季為535萬人,基本上大致維持。當中免費報紙讀者人數因為之前有大型新辦報紙退出市場,出現略為回落。收費報紙讀者人數2015年為218萬人,2016年跌至188萬人,但今年上半年回升至192萬人,反映報紙讀者人數仍然可觀之餘,收費報紙并無受去年尾、今年初陸續加價的影響。

  收費報紙加價而對銷路沒有冲擊,原因值得深入再作探討。無論如何,這個現象對經營有兩大好處,一是實際上因為加價帶來的收益。雖然報紙一向以廣告作為主要收益,但由於這不是一間厚利生意,發行收益的增加,對經營其實甚有幫助。再者,作為商品能夠成功加價,反映了市場的承接力。每次調整價格,等同是提醒讀者對消費決定作出檢討,收費報紙能夠過關,說明媒體本身的生命力。業界在欣喜之餘,值得仔細研判當中成因,以求繼續優化行業質素。

  最近,多個報業或媒體集團的業績報告,表現個別發展,好壞消息并存,反映市場并沒有一面倒的方向,特別是傳統紙媒如何與網絡配合發展。初步分析,在媒體市場日趨擠迫下,經營者基本上再不能如昔日好景時,沿用粗放式成長的方法經營。在與網絡互相結合發展上,由於網媒廣告價錢普遍偏低,加上社媒大量侵蝕內容成果下,包括報業的內容供應商,暫時仍無很清晰的成功商業模式。

  廣告效益相對仍理想

  從各媒體集團的業績看,比較成功的做法,是采取報網合一,相輔相承同步增加收益的做法;又或者是采取網絡內容與紙媒內容清楚區分,各自經營的策略。由於網媒效益暫時仍然偏低,加上被社交平台和程式廣告侵蝕收入,簡單地把有價內容全部上載,至今仍難以回收龐大的內容制作成本,以圖把紙媒完全變成網媒的做法,存在極大風險。

  從報紙廣告仍然有價,反映新聞媒體花費大量心血和編采資源打造的內容,仍然具有很大的品牌效應,令紙媒的影響力尚在,與新聞網媒暫時仍只能主要靠眼球與流量的營運模式有所不同。從收費報紙今年成功加價,到個別報業集團的收益回升,反映報紙的品牌效應帶來的收益可觀,實在不宜輕言放弃,反而應該着力研究如何好好保護以至再作發揮。

[责任编辑:吴梓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