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港應加強宣傳推介大灣區

2017-12-26
来源:香港商報

  作者:路敏盈

  早前有港報刊文認為「港官(府)有責任普及大灣區」,寄語特區政府應將相關資訊普及化,並列舉早前本港有智庫民調發現,過半數香港青年未曾聽聞「粵港澳大灣區」這一狀況,呼籲港人千萬不要錯失了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重要樞紐

  的確,這一建議提得及時中肯,值得港府認真考慮。林鄭特首對大灣區建設曾提過政府要擔當「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戰略樞紐和經略南海的前沿,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核心區域之一和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作為中國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GDP總和為1.4萬億美元。到2030年,該地區GDP將達到4.6萬億美元,超過東京、紐約和三藩市灣區,成為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灣區。

  大灣區的建設對香港未來的發展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香港要融入其中,必須調動香港的一切優勢和積極因素,必須讓全體市民尤其是年輕一代積極投身其中,首先就要讓廣大市民對灣區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因此,筆者以為,如此重大的規劃決策在香港民間的影響和議論氛圍還不夠濃烈和深入民心。因為事實上,內地尤其是粵省方面在這一點上做得比香港更及時、更積極全面,因此,粵省民眾對大灣區的憧憬與關注遠勝於香港社會。我們期盼,不僅是港府須加大宣傳普及大灣區建設資訊的力度廣度,本港媒介更有責任緊貼推介和報道有關資訊,甚至可以考慮開設專欄定期介紹和報道有關信息。

  大橋開通意義深遠

  當前,連接內地和香港、澳門之間的第一座跨海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粵省方面緊密配合服務大灣區建設之需,推出了18項服務新舉措,涉及出入境簽證、車輛入出境、邊防通關檢驗、高層次人才落戶、消防服務、三地警務協作等6個方面,為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9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在內的大灣區民眾送上了最好的新年禮物。這18項舉措是廣東公安機關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第一步,其中多項舉措突破了現行管理模式,在全國相關領域都具有探路的重要意義。

  面對這些消息,港府方面有什麼相應對接措施?大橋的港段在管理上有無新的突破?有關部門似乎反響遲滯而顯得相當被動。此外,本地媒介儘管對內地段的管理新舉措作了報道,然而,這座長55公里,投資超700億元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所深具的「橋頭經濟」作用怎樣?大橋開通對香港的發展將產生什麼歷史意義和影響?這些在香港政府和傳媒的介紹以及民間的議論認識還是遠未足夠的。不少年輕人就算知道大橋即將通車,也不過是覺得今後去澳門和珠海玩方便了而已。其實,大橋通車後,根據廣東省今年發布的《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首次正式提出將珠海建成為廣東省副中心。這有利於加強與港澳科技創新合作,推進「廣州─深圳─香港」粵港創新走廊、深港創新圈建設,推動粵港澳合作共建國際化創新平台、聯合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對於實施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發展計劃和粵港聯合創新資助計劃,實施國際科技合作提升計劃,健全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交流合作機制,依託產業優勢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亦大有幫助。預料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域經濟帶的形成,都將在未來十年逐漸成為現實。此等影響香港今後百年的大事,需要市民了解和支持,普及宣傳實不能少。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意義深遠,粵港澳一體化步伐將進一步加快。這些變化和發展與香港青年的前途息息相關,要繼續鼓勵港人改變觀念,眼光不要只停留在香港,內地不少人的住屋和生活條件其實已勝香港,港青應多向北望,在新的時代一定要有新的視野、新的抱負、新的追求,這不僅是政治和經濟環境轉變的需要,更是創造自身輝煌人生的需要。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