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公屋入息限額太刻薄

2018-03-16
来源:香港商報

  學研社研究員 吳桐山

  房委會公布公屋申請的入息和資產限額,整體增幅2.6%,不要說遠遠落後於私人樓宇租金2017年升7.9%,亦低於去年最低工資6.15%的增幅,甚至低於市場預測今年4%左右的平均薪酬增幅。簡而言之,公屋申請入息增幅跑輸整體收入水平增速,意味你要「更窮」才可以有公屋。最令人費解的,是三人家庭的入息限額維持不變,已經是連續兩年維持不變。

  為什麼其他家庭的入息限額可以獲得提升,唯獨三人家庭的要連年凍結?其實很好理解,因為三人家庭是輪候冊最主要的申請組別,夫妻兩人加一個小朋友,是最主流的家庭結構。加三人家庭入息限額,將最明顯地增加合資格輪候公屋的家庭數目。在政府拓地建屋拉牛上樹的進度下,公屋供應不夠數,只能夠不斷凍結三人家庭的入息限額來「避難」。即使如此,輪候家庭的上樓時間都已經不斷延長至4.7年,再放寬三人家庭入息恐怕很快升破5年。

  夾心階層擴大

  當然,這是筆者的解讀,官方並不是這樣說。今年為何三人家庭的入息限額「莊」凍結?執筆時未見房委會有解釋,但其實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去年已經解釋過這個問題。理由是房委會的住戶開支統計調查數字每五年更新一次,最新數字經過「複算」後,一至四人家庭的非住屋開支微跌,三人家庭更大跌12.3%。言下之意,按照「複算」後的結果,三人家庭入息限額甚至應該減少,只是入息限額不可以減,所以只能維持現水平。今年又如何解釋呢?因為去年計算的數大跌了12.3%,所以要凍結好幾年?但這種「複算」的過程為何,黃遠輝都坦言很複雜,市民更加無從得知。市民只是知道一個結果,過去幾年雖非高通脹,但絕非通縮,房委會說,香港的三人家庭,過去兩年的非住屋開支大跌,這與大家的切身感受是否一致?不要說市民,連黃遠輝本人去年被追問為何家庭的花費會減少的時候,都坦言難以理解。

  一個是連房委會都「難以理解」的很複雜的「複算」數字,一個是廣大市民日常生活的切身感受,你信哪一個?反正房委會就是按照那個「難以理解」的數字來調整入息限額的。

  一個是筆者按照常理的解釋,一個是房委會每五年更新一次的數字遊戲,你信哪一個?大家見上市公司的數字遊戲早已司空見慣,將公司資產重列,擴大或者減少幾年前的基數,就可以會計產生出很多「盈利」或者「虧損」。房委會面對公營房屋供應長期不達標,亦要出此下策,委實悲哀。

  公屋入息限額長期跟不上私人住宅市場的租金升幅,甚至跑輸最低工資和通脹水平,將衍生嚴重的社會問題,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擴大「夾心階層」的範圍。這個道理很簡單,樓價升一倍,公屋入息限額才升一成,意味無資格住公屋又買不起樓的家庭大幅增加。這些家庭的收入不斷被私人住宅租金的升幅蠶食,衍生的怨氣可想而知。

  公屋福利隨樓價上升

  更為嚴重的效應,就是造成公屋的實質利益愈來愈大,吸引低收入中產向下流動,社會將日益失去向上流動的動力。公屋是一項房屋福利,這項福利有多大?就是公屋水平的住宅市值租金,與實際上的公屋租金的差別。過去幾年市場租金倍升,如果10年前一個三人家庭的公屋租金是1200元,類似單位的私人住宅要租6200元的話,這個公屋福利只是5000元;但10年後公屋租金只是升到1500元,但類似單位的私人住宅卻要租到11500元,公屋福利已經「發大」到10000大元。因此,雖然三人家庭的公屋入息限額是22390元,但這個收入的公屋家庭,由於享受公屋福利,生活水平隨時比月入30000的三人家庭更高。私人住宅租金愈高,與公屋租金的差距愈大,公屋對於超出入息限額的家庭的吸引力就愈大,更多人會為了上公屋選擇減薪、兼職。這難道是政府想見的社會常態?

  在政府無力平抑樓價,公營房屋供應又無法增加的情況下,夾心階層的住屋需要斷不會就此消失,因為居住是人生存的最基本需要。特區政府必須設法應對這一階層的不斷擴大,以及政策取向導致其向下流動的機會日益增強的現實。這種趨勢對一個社會長遠發展的負面影響十分深遠而巨大。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