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7

來香港看藝術,來香港看林青霞

2018-04-04
来源:腾讯大家

  

  《重慶森林》中的林青霞

  導語:林青霞成為中國電影的一個指標,亦是一個傳奇,她在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影壇,參與了三十年來港台電影最興盛亦最繁荗的那段時期。

  作者:張家瑜,出生於台灣花蓮,多家媒體專欄作家,曾是地理雜志記者、電視台編審,喜歡旅行、喝咖啡、讀書觀影看人。

  三四月的香港很熱鬧,有辦了六屆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在三月底展出,來自32個國家,248家頂級藝廊參加。裏頭的當代藝術品,有的你會心裏搖搖頭,有的你會心中微微笑,有的你會張大口詫異這些藝術家的天馬行空與高度創意。

  其實巴塞爾展的前身是香港藝術展,由馬格努斯·倫佛創辦,後來打出名聲,才將許多的項目高價賣給巴塞爾展,當年馬格努斯仍有參與其中,後來退出。現在他又跑到台北,銳意打造新的台北藝術風貌。留下已有知名度、有大批藝廊、大買家爭先參與的香港巴塞爾展。

  去過參觀的人都知道,參展商太多、藝術品太多樣化,地方很大,你要一次看完欣賞所有的展覽有點難度,它像是一個大商場,是個很貴或你可以說很高檔的大商場,它的對象不是普通老百姓,貴賓或是那些藝評人在展前就可以無需買票先觀賞,他們是潛在的客戶、他們是藝術品、藝術家們的推手,買票入場的只是起哄那一群。

  你若想專心看只你喜歡的藝術品,那裏不合適;如果你想被所謂的藝術品沖擊、質疑或嘲弄,五光十色、眼花撩亂的新鮮感,那巴塞爾可能就是你那杯茶。

  荷蘭畫家Willem de Kooning在1975年的作品,以三千五百萬美金賣出

  朋友說那些藝術品一年比一年要貴,一只金屬鴨他們說是天鵝。奈良美智的作品標價250萬美金。這次賣得最高價的畫作是荷蘭畫家Willem de Kooning在1975年的作品,以三千五百萬美金賣出,所以下次別再說自己只知道畢加索、梵高,標名無題。看來也是無題,因為是抽象畫,大家似懂非懂,但誰理呢,價錢雖然不能證明一切,但可以說明藝術品高處不算高。而那些裝置藝術,你在它面前可能搔破了頭,還是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但,別失望,可能還有你會深深感觸的藝術品,巴塞爾的優點,是一網打盡,總會有一樣觸動到你,你繞過那些超現代的藝術品,還可以在大師的畫作面前靜靜與之神交。

  香港的藝廊,愈來愈見成熟, 趁著貿發局正式命名香港三月為藝術月,前一陣在中環有一整層專為藝廊而設的藝術中心H Queen’s開幕, 硬設備全是依照高價藝術品的運送而規劃的。這次的展商,有半數都已在亞洲區設有定點。亞洲的藝術巿場發展蓬勃,當然是亞洲的富人愈來愈多,也愈舍得花錢投資在藝術品上。

  H Queen’s

  不管那是有人贊歎藝術的多元化,或有人認為這是藝術的庸俗化,你看到所有的東西,應是昂貴高價的作品大展,非常離地,亦非常的聳動。我們可以花幾百塊港幣看全場畫作、雕塑、裝置藝術,所有以藝術之名創作的概念和作品,可以大喇喇的拍照,看明星看名人,可以被感動,或只是一頭霧水,不管何種目的,你來,你看,你滿足。

  在灣仔看完巴塞爾展,就要過海到尖沙咀看電影,三月底到四月初,香港文青都知道,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始,每年都有太多好看來自各國的電影,有國家主題、有特別介紹導演的專題,也有致敬藝人的專目。電影親民,但電影亦像藝術品一樣,各有各人的喜好看關注,電影節每年的選片,都不會讓影迷失望,而且除了世界電影,電影節致力把香港和華語電影整理、回顧,賦予它們的時代意義與地域的顯相。

  今年四十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林青霞為焦點影人。“雲外笑紅塵-林青霞”集齊14部代表作品,包括《窗外》,和王家衛合作的最後一部電影《東邪西毒》、有《重慶森林》,許鞍華的《今夜星光燦爛》、《東方不敗》,還有《愛殺》、《我是一片雲》。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林青霞從影以來,一共拍過超過一百部電影。有影迷幫她算過,連配音共有一百零三部。她由1970年代後期宋存壽《窗外》一直紅到2008最後一部王家衛的《東邪西毒》,橫跨三十年,由台灣瓊瑤愛情片紅起,再到美國拍了譚家明的《愛殺》,接著回台灣拍朱延平式的詼諧喜劇,八十年代後抵香港開始新的電影曆程,新藝城的《我愛夜來香》、嚴浩的《滾滾紅塵》,讓她得了金馬獎影後,再到徐克將她轉型成功的《新蜀山劍俠》和程小東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她也因《八百壯士》拿了亞太影展的最佳女主角。

  抗戰題材電影《八百壯士》

  林青霞成為中國電影的一個指標,亦是一個傳奇,她在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影壇,參與了三十年來港台電影最興盛亦最繁茂的那段時期;傳奇的是,她總是在她在找尋新的戰場、新的生活時,有一個電影祖師爺看顧著她,讓她永遠是那最尖端,第一線的女主角,一直到她退下演藝圈,結婚,完美的劃下一個句點。

  這次國際電影節一公布,日本、韓國、中國林青霞影迷們馬上撲飛,她十四部電影場次很快售罄。

  我在31日那天,先看了青霞的第一部電影《窗外》修複版,在台灣至今未能放映,滿座的影迷看到她托著腮的經典畫面,看到她無修飾三百六十度美麗的臉龐,隨著她在有時淺笑有時悲傷而起伏。畫面中出現瓊瑤最經典的,男主角說著:你這殘忍的小東西時,觀眾也笑了。

  《窗外》中的林青霞

  對於台灣觀眾如我,這些愛情影片塑造了1970年代,那是在“戒嚴時期”,剪著耳上兩公分的西瓜頭,穿著膝蓋下兩公分的學生裙的那些被聯考逼得快發瘋的女孩們,像《窗外》中江雁容青澀而羞怯,在被壓抑的軀殼裏,有股力量想將所有既定的規則、僵硬的傳統破壞,不管是為了愛情、為了讀書之後的啟蒙、為了自由本身。像一只等待的蛹,像一朵正含苞之花,期望被點醒而自我強大,期望可以振翼而飛。

  所以林青霞的美可望而不可及,但她在所有愛情電影裏完成的夢想,我們還是希望可以追尋。如果說侯孝賢的電影是有地氣的、鄉土的質樸台灣;楊德昌的電影是城巿的、物質的疏離台灣;而蔡明亮那更異化而狂想的如黒洞般的台灣。這三層上中下的台灣面貌外,應有一席之地,是給像林青霞那些電影所召喚的。在1970年代,年輕的男孩女孩,尤其是女孩們,在台灣新浪潮未席卷而來,在軍訓服、教官還監控著她們的時候,她們像一張白紙的心,江雁容離經叛道,代表了清純、無知但朦朧著企望著愛情和理想的那些可憐又可愛的女生們。

  台灣偶像時期的林青霞

  所以,就我們那年代的少數的和林青霞的電影愛情一起長大的女人,雖然我們亦很快的跟著時代的步子,在台灣、香港新浪潮找到另一種視野,以另一種形式和林青霞一樣換了跑道,但是,所有那些現在我們揶揄的三廳愛情電影,臉紅的、在沙灘上奔跑,長發飄飄的女主角,和鳳飛飛的《我是一片雲》、《楓葉情》那絕不會錯的嗓音一同唱起,而從女孩變成女人。

  你的少女時代回來了,但不是九把刀的,而是由林青霞代入淡出的所有老套的情節。那些哭哭笑笑的愛情我們早已忘記。可影星林青霞的所標志的那個年代,我們參與過的年代,不能避開不能無視的,像老相簿,像這次電影節隆而重之的將她的電影,再重新放映,那是林青霞的,也是老中青影迷們的一張張回憶。

  林青霞和好友施南生對談

  那天下午,林青霞和她的好友施南生在台上,細數著她三十年來的影史,她的第一部電影,她七年間拍了五十五部電影,她在台灣黒社會大哥們的機智回應,她在重慶森林穿著高跟鞋奔跑……兩個好友談著往事,我們在台下聽著,她紮著短馬尾,一襲黒裙上面襯著白色的花飾,淡淡的妝容,在林青霞說著所有開心不開心的,那時可能是生死交關的事,都在笑談中變得雲淡風輕。

  最後的問答環節,有個觀眾問了一個不怎么樣的問題,你覺得秦漢和秦祥林那一個比較好?林青霞大聲的回應:他們都是好人。都是好人。這是一個好人才會真心說出的評語。

  秦漢,林青霞,秦祥林

  在熒光幕上的紅星林青霞,應該不會再演戲了,但是,若你在藝術中心那一大片牆上看到她在每部電影扮相,甜美的英氣的、古裝的現代的樣子,那至今仍有眾多影迷、為她瘋狂的這個明星,她就是一顆星子,會一直在電影星圖上,亮晶晶,閃耀著。

  在旁邊來自安徽的小姑娘,她拭著眼淚,她仰望著舞台,像這裏的每個觀眾一樣,青霞對南生說:我愛你。我想下面觀眾在心中亦回應,青霞我們愛你。

  林青霞,《滾滾紅塵》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