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稅務經濟應收得穩用得好

2018-05-03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庫房水浸,已非什麼新聞,不過,稅務局昨公布的數字顯示,上個財政年度的總稅收高達3286億元,創出史上最高,其中印花稅、物業稅、薪俸稅、個人入息稅以至博彩稅,均打破了歷來紀錄,情况就無疑令人側目咋舌。

  某程度言,稅收增加是件好事,意味公共財政有錢可花,毋須捉襟見肘;然而,細看數字背后,卻反映了香港長久以來的稅制問題非但沒有改善,反而出現惡化傾向。舉其大者,莫如稅基過於狹窄,既不夠多元化,穩定性也不夠高。查今次稅收高創紀錄較前一年度增加384億元或13%,最主要原因乃受益於同期印花稅大增332億元或54%,亦即高占了總增幅的87%之強。經驗說明,印花稅并非一個很穩定的稅收來源,極受物業及股票市場的周期影響;今次庫房因此豐收,絕不代表往后亦然,尤其息口上升及熱錢離港,毫無疑問將左右未來的稅收前景。雖然,市民或不贊成在庫房水浸下擴闊稅基,好像開徵波動較小的銷售稅等;可是,如何令本港稅務「收得穩」,至少不虞動輒大起大落,并因而較易作出準確預算,有關問題誠不應一直束之高閣,避而不解。何况,在連年的減稅、退稅、扣稅,以及擴闊稅階等措施下,亦令本港納稅人總數進一步減少,最新便減4.7%至176.5萬人,即全港人口中不足四分一或全港就業人口不足一半須要交稅。

  當然,納稅人減少并非什麼壞事,尤其離開稅網的都是收入相對較低打工仔,始終政府概無必要苛徵賦稅;反過來,當局更應該將過多稅款還富於民,以至減輕稅負藏富於民。新一份預算案提出多項關愛共享措施,包括追加確保全港市民人均至少可獲發放4000元,誠是適當進行財富再分配的應有之義。此外,由加大對創科產業的投放,到減輕中小企稅務負擔及引入研發開支扣稅等,亦為盈餘再投資的錢生錢辦法,有利擴大未來利得稅和薪俸稅的基礎。凡此種種,都是有效將盈餘「用得好」之道。進一步言,有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鑒於當前樓價高企以致印花稅高收,又有否政策空間取之於樓、用之於樓?不必諱言,有樓人士都因物業升值而荷包暴脹,惟無殼蝸牛卻飽受租貴樓貴的漲價煎熬—怎樣就此進行財富再分配和盈餘再投資?一方面,制定更多更具針對性的資助市民上車計劃,以及加快跟進研究租金扣稅的政策落實,都有助租購并舉地理順財富不均及居住困難問題。當然,另方面,由於錢非萬能,香港長期面對「有錢難為無地之炊」窘况,社會實須在剛開展的土地供應大辯論里凝聚拓地共識方成,否則無論庫房多麼豐饒,也根治不了愈住愈貴和愈住愈細的港人最痛。

  說到底,稅務經濟學應致力做到「收得穩」和「用得好」兩點。稅收既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重要的是一個「穩」字,箇中擴闊稅基自是一大出路;而在量入為出、公共財政與經濟增長相適應的基礎上,亦要應使則使、用好資源,以解決民生困難和促進經濟發展。把握今次稅收創新高的契機,港府要履行正確的稅務經濟學,肯定是大有條件及大有空間的。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