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國務院近日批覆,同意自今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此舉能夠進一步強化「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引起各方對「三農」的關注和重視,營造重農強農的濃厚氛圍,促進農業農村加快發展。
給農民一個專屬節日
韓長賦昨天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個節日的設立,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由國務院批覆同意的。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此前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有45名人大代表提出設立豐收節的有關建議。農業農村部也對國內外的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並廣泛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及基層農民代表座談研討。大家普遍認為設立該節日十分必要,而且實施的基礎和條件已經成熟。
對於設立「農民豐收節」的特殊意義,韓長賦表示,設立「農民豐收節」,給農民一個專屬的節日,通過舉辦一系列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動,可以豐富廣大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展示新時代新農民的精神風貌,這順應了億萬農民的期待,滿足了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韓長賦還指出,把每年秋分設立為「農民豐收節」,主要有以下考慮:從節氣上看,秋分時節碩果累累,最能體現豐收。另外,秋分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晝夜平分,秋高氣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種的重要時節,也是稻穀飄香、蟹肥菊黃、踏秋賞景的大好時節。從區域上看,中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各地收穫的時節有所不同,但多數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頭。
從民俗上看,中國有十幾個少數民族有慶祝豐收的傳統節日,畬族的豐收節,藏族的望果節,彝族的火把節,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國家層面設立一個各民族共同參與、共慶豐收的節日,有利於促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團結和發展。
歉收也辦 要振奮精神
韓長賦還表示,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在開局之年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有助於把各方面的力量、各方面的資源動員起來、聚集起來,有助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鄉村實現全面振興。
而對於如果出現糧食歉收的情況,是否還會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業農村部新聞發言人潘顯政表示,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目前中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已經穩定在12000億斤以上的水平,這是農業的基本面。當然,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在部分地區、部分時候可能會出現減產或者歉收的情況。如果某些地方歉收,更要激發、振奮農民的精神奪豐收,在其他方面以豐補歉。通過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既可以提振信心,又可以為農民增收搭建一個平台。
對於「農民豐收節」的慶祝活動,韓長賦說,要辦好這個節日,就要從各地實際出發,突出地方特色;在堅持熱烈辦節日的同時,要避免鋪張浪費;同時,堅持以農民為主體開辦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