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1

中歐合作別具意義

2018-07-02
来源:香港商报

  凌昆

  日前中國與歐盟在北京舉行了第7次經貿高層對話,中歐乃世界兩大經濟體,尋求合作本就對世界大局有重要意義,在當前美國全面挑起全球貿易戰的新形勢下,更具特殊意涵。

  歐美分離 中歐走近

  中歐會談的主要成果有兩項,一是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維護國際多邊貿易秩序,二是共同推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以取得積極進展。對於首項中歐已實際上形成了聯手抗美態勢,同時對美國的單邊保護壁壘政策作出反擊,其他主要貿易國如日本、印度及俄國等也各有反擊措施。有估計指7月開頭美國便將面對逾700億美元的報復性關稅,佔美國年入口量比重頗高,難怪《人民日報》評論指美國單挑世界後遭到「群毆」。由中歐牽頭的反美「志願者聯盟」(Ally of the Willing)匯聚了全球的反制美國經貿霸權力量,雖未達成正式協約,但默契卻十分明顯。

  中歐強化合作份屬必然,這除了因要共同面對美國的壓力外,也各有向對方走近的重要因素。中國方面,當中美貿易大戰之際必須保證歐洲不會站到美國一方對付中國,殊非過慮:過去歐洲在一些經貿問題上,包括保護知識產權、市場進入和國企角色等對中國不滿,立場接近美國。歐盟曾就此作出警告,特朗普亦曾試圖拉歐盟反華,後來卻因特朗普對歐洲領導不敬、對歐洲一體化敵視,和刻意削減歐洲對美貿易順差,才把歐洲推向中國一邊。

  歐洲則因兩大因素必須重新審視對華關係。一是由於歐美間出現嚴重分歧導致大西洋聯盟瀕臨瓦解,正如德國總理默克爾去年所說的歐美要各走各路。與此同時,又如早前歐盟主席容克對到訪的中國外長王毅所說的,中歐在各大國際議題上立場相近,在北約、環保、巴黎協議,伊朗核協議、中東問題及國際貿易等多個領域上,歐美立場分歧日深每背道而馳,相反與中國則立場基本一致。這令中歐合作出現新的基礎:共同維護現有國際秩序和多邊共識。突出的例子包括要共同維護世貿體制、巴黎協議和伊核協議等。二是歐盟正面臨日益嚴重的離心力,一體化動力衰退而脫歐傾向日濃,除英國正談判脫歐外,意大利疑歐政府上台,法德對一體化路徑的嚴重分歧,歐盟與中東歐國家矛盾日深,和德國龍頭地位削弱等,均令歐盟前景的不明朗性日增,難民及財政緊縮政策等問題正上升為矛盾焦點。在這情況下歐洲更有必要尋求與中國合作以穩定軍心,特別是要借助中國的發展動力來支持其疲弱的經濟復蘇。

  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看來中美歐等全球三大政經板塊在今年中已開始了歷史性的地緣戰略格局重組:歐美分離,中歐走近,大西洋聯盟淡出,大西洋航道重要性下降,而歐亞陸橋作用日大。中國提倡的「一帶一路」建設則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拓展機遇,其作用將可更全面和深入地發揮。從具體項目層面看,中歐鐵道班列和通過北極地區的冰上絲路建設將加快進度,其功能及效用必與日俱增。

  在新形勢下,中歐必須把握時機強化雙邊合作,以收穫地緣格局重組紅利。這輪中歐對話的主要成果之一便是強化雙邊投資協定談判,雙方確有必要加快其進程早日取得成果。與此同時,中國與個別歐洲大國如法德等的關係不斷深化發展,也有利於推動中歐合作,中國對此亦抱有很大期望。最近法國總理訪華時習近平便讚賞法國對「一帶一路」的積極參與,中國還希望把中法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合作與共建「一帶一路」結合,從而開拓新的戰略性合作空間。在掌握機遇的同時,中歐還要更好地管控分歧求同存異,特別是歐洲要放下一些對華成見,好為深化合作消除障礙。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