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房困是香港頭號民生問題,特首林鄭月娥日前與傳媒見面時,指增加土地供應可以大膽說要「靠填海」,讓市民上樓置業有希望,不料言論立即惹來「不尊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及市民意見」的質疑。其實,在盡快釋出土地建屋回應社會殷切需求的大原則下,土地大辯論的目的在於檢視和評估選項,尋求共識,減輕阻力,加快拓地進度﹔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拿出切實辦法增加土地供給,力爭最短時間內解決民生經濟發展的困局,同樣是責任所在。兩者之間目標一致而非互相排斥,覓地多管齊下理應支持,不必自我設限,令土地諮詢反而成為土地開發的阻滯。
本港的土地供應不足眾所周知,缺地導致樓價節節攀升,市民租屋貴、置業難,公屋輪候期一再延長,不少人還被迫要住在環境惡劣的房,嚴重損害了港人的生活水準,成為最大民怨所在。使問題激化的則是背後在拓地方面的障礙,一些主要的方法,如填海、舊區重建、開發郊野公園邊陲、開發棕地、增加發展密度等,種種覓地建議都遇上各式各樣的阻力,導致相關工作裹足難前。林鄭提到,政府過去為填海做了大量工夫,但於2014年向立法會申請多項填海的研究撥款時遭到很大打擊,令填海的工作停了幾年。政府推動土地大辯論,提出18個選項供市民選擇,就是為了讓公眾了解不同方案的利弊,營造最大公約數,掃清發展土地的障礙,提升覓地建屋速度。
社會各界期望土地供應小組成為指路明燈,說到底是為本港尋覓土地,興建房屋,然而並不意味政府可將覓地責任全部推卸給社會辯論,等到有結論才做,再說土地辯論結果難料,政府等多一日,市民就要多一日受到高樓價折騰,忍受「樓價貴、住屋細、環境擠」的苦況。現實是香港土地欠缺太多,並非一兩個選項便可解決問題,「追落後」亦耗時頗長,因此必須多條腿走路,謀求增加土地供應,且越快越好。政府負起帶頭規劃的責任,主動出招,促填海這個較為務實可行的方案上馬,加快推行,先做目前能做的,再創造條件做以前做不到的,展現出解決住屋問題的積極性,這與展開土地諮詢的初衷一致,亦體現為民解困的擔當。
事實上,在各種各樣的選擇中,填海是解決土地短缺問題的最佳方法,包括由填海所得的土地較平整、廣闊,規劃彈性高,當中不涉及遷拆、賠償、改劃等繁複程序,遇到的阻力會較小,進展會更有效率等。從工程技術來說,本港自開埠之初已展開填海造地,今天的填海工程技術已相當先進,可以做到發展和保育並重,盡量照顧生態環境及周邊社區,例如東涌新市鎮擴展項目首次使用「深層水泥拌合法」技術,可減少施工時對水質的影響。政府既然有意填海造地,宜提早做好保育工作,落實生態補償機制,耐心細緻說服市民,換得公眾的支持。最重要的是,面對水深火熱的房屋問題,需要只爭朝夕的心態,以及卓有成效的行動,顧左右而言他,高談所謂「不尊重意見」,既違背事實,更捨本求末,迴避土地供應不足,只會令發展土地陷入困局,樓荒持續。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