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811

【香港觀察】貿易戰多方衝擊香港

2018-07-14
来源:香港商報

  中美貿易戰開打,對香港有何影響值得關注。作為國際化自由港的香港經濟易受外圍動蕩衝擊,何況本港與內地及美國均聯繫密切,更須防出現兩面夾擊。

  不應只注意轉口業務

  在估計對本港影響時,必須從長遠及最全面的角度來進行,要做最壞打算並按此作出應對部署。之前本港各界對中美貿戰似重視不足,不少論者認為打不起來或打不長久,估算亦多限於340億美元規模,故很易得出影響不大的結論。但港人必須有危機感,在制訂對策時必須有全面開打的設想,按此部署一系列措施,據形勢需要逐步推出。及早為謀以防萬一乃上策,故要預計美國全上5000億關稅清單。

  有人只眼於對轉口貿易的影響。無疑這是最快最直接及首當其衝的領域,但計算時必須更全面覆蓋,不能只計入中美相互利用香港轉口的部分,因其他涉及中美的轉口亦將受影響。由於中美貿戰嚴重打擊全球尤其東亞產業鏈,令超出中美兩國的外溢效應很強,有韓國商會便指若中國對美出口下降一成,將令韓國對華出口減兩成!實際上很大部分本港轉口將受影響,而轉口涉及航運物流、金融保險及其他多種配套工商支援服務,對GDP及就業有重要貢獻,還要計上乘數效應令其影響更大。

  然而轉口只是最顯眼的影響渠道,其他還有多層次渠道必須予以估算,其效果甚至可超過轉口。這包括:

  一、境外港商,主要是在內地尤其珠三角地區的港商,當中許多涉及對美加工出口、商貿或相關配套業務。此類港商經營在外但與本港仍有千絲萬縷關係,如使用香港的服務行業,利潤亦多回歸本港。內地港商本已承受成本上升競爭日大等壓力,若再有貿戰衝擊無疑是雪上加霜,將會加快淘汰進程而不利香港。

  二、內地經濟放緩。在貿戰下中國經濟難免有損失而導致放緩。近十餘年本港經濟十分依賴內地需求拉動,自由行的作用尤大,而近年剛從內地需求調整恢復過來,令零售及旅遊業務開始回溫,若又遇上貿戰衝擊確實不幸。內地客除對本港交通旅遊等業務有利外,還帶旺了金融保險及醫療等一系列消費型服務業,影響面甚廣。廣東乃中國對外開放重地,故受貿戰衝擊應最大,而恰好粵港交流是本港與內地交流的主項,受衝擊更大。

  三、國際經濟放緩。在貿戰下全球經濟亦很可能放緩,當中美國及東亞受影響尤大,而這些地區又是香港的主要經貿交流夥伴,若經濟受傷自不利本港旅遊及其他服務行業。由於聯繫匯率,香港對美國的財經形勢變化尤為敏感。如之前有估計指美國增長周期已近尾聲,在貿戰下相關調整可能更快更深,對港更不利。

  慎防金融風暴

  四、爆發金融風暴。按金融危機的約十年周期計,不少評論預期會快有另一場風暴到來。當歐美均進入貨幣收緊期風險更高,若再遇上貿戰險情自必加劇,美國的「末日教授」魯賓尼日前已警告要防出現「完美風暴」。對出現此極端狀況不宜輕率排除,應先有心理準備。

  五、全球性產能重組。貿戰打擊全球尤其是東亞產業鏈,故將引起產能重組,包括部分港企及其他企業移離內地。這對香港的服務中介角色及相關業務難免有影響。總之,基於有備無患之理,港府應及早聯同學界商界及社會各方,對貿戰可能帶來的影響進行探討並尋求對策,由此可先制訂系列應變措施以備不時之需,援助也不可限於轉口業務。與此同時,更要加快本港發展和與內地融合,更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及大灣區建設。有反融合人士借貿戰為由,要求香港與內地切割以減衝擊。此乃超級妄想,貿戰下全球局勢風高浪急,若脫離祖國大船的依託,香港小舟很易翻沉。經過亞洲金融風暴及SARS衝擊後,正是祖國出手才救回香港。也正因兩地提高融合,才令香港較輕鬆地渡過金融海嘯惡浪。目前香港的唯一出路,就是與祖國「共擔民族大義,共渡貿戰時艱」。

  凌昆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