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6

不惧美国航母,中国高超音速武器或迎新时代

2018-08-07
来源:大白新闻

  在南海地区不断受到美国大规模战略性武器威胁的环境下,我国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及反舰导弹技术迎来了新突破,导弹突防能力再升级。8月3日,我国成功试验首款乘波体高超声速飞行器。乘波体是一种先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外形,其侧向滑行能力很强,难以拦截。

  目前高超音速飞行器最常见的形式还有翼身融合体及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所采用的旋成体。而据外媒报道,中国空军近期由轰-6K战略轰炸机搭载测试了一款类似“匕首”的空基反舰弹道导弹,被网友及媒体称作除东风-21D反舰导弹的另一“航母杀手”。

  中国首款乘波体高超声速飞行器试验成功


  星空-2号飞行器在西北某靶场缓缓升空

  8月3日,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该院研制的“星空-2”火箭于3日6时41分发射升空,经过近10分钟飞行,火箭完成主动段转弯、抛罩/级间分离、试飞器释放自主飞行、弹道大机动转弯等动作,按预定弹道进入落区。

  试飞器飞行可控、科学数据有效,完整回收,标志着“星空-2”飞行试验圆满成功。该系统利用航天科工四院火箭助推系统,将之投送到预定高度,并分离自主飞行,实现高度30公里、马赫数5.5-6飞行窗口自主飞行400秒以上。

  乘波体是一种先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外形,乘波体飞行时其前缘线与激波面重合,就象骑在激波的波面上,依靠激波的压力产生升力,所以叫乘波体。

  高升阻比是乘波体外形所具有的显著气动特性,尤其是在高超声速飞行条件下,与常规外形相比具有明显的升阻比优势。

  乘波体外形优越的气动特性使其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候选外形,但是其工程化应用面临许多技术难题。

  “星空-2”火箭的成功飞行验证了乘波体飞行器的高升阻比特效以及横向机动能力,为乘波体外形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美俄研究早已先行一步

  有中国专家向媒体表示,乘波体是目前国际上高超音速飞行器研制领域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高超音速飞行器是指能在5倍音速以上稳定飞行的飞行器。

  目前,最常见的形式是所谓的旋成体。也就是在三维空间中,由旋转曲面与底截面围成的物体。弹道导弹的锥形弹头、飞船的返回舱多为旋成体,包括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都属于这一类型。


  米格-31搭载“匕首”高超音速空对地导弹。

  第二种为翼身融合体,布局类似飞机布局,带有机翼,比如美国计划中的SR-72高超音速侦察机以及前段时间美国波音公司公布的高超音速客机概念。这类布局适合采用吸气式发动机或组合式发动机,通常适合在30公里左右以及7马赫以下速度飞行。

  第三种形式就是中国这次试射主角采用的乘波体。主要利用机身的气动外形产生一定升力,升阻比在0.5到1.3之间,性能介于弹道式飞行器和有翼飞行器之间,并具有两者的长处,气动力载荷比较低,结构质量中等,主要用于重返大气层的航天器设计。其中,乘波体使用的速度范围比较广泛,在5-23马赫都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机动性和升阻比。从外形上看,乘波体看上去比较扁平。

  美国在乘波体投入最多,成果也最丰富,并进行了工程化产品的试验。美国军工巨头波音之前研制的X-51A实际上就采用了一种典型的乘波体设计。该飞行器最大稳定飞行速度达到5.1马赫,试验中,曾在1.8万米高空飞行约3分钟。

  此外,美国的HTV-2高超音速飞行器也使用了乘波体设计。该飞行器是迄今为止设计指标最高的助推-滑翔型高超音速飞行器。2017年7月,美澳合作在澳大利亚武麦拉靶场完成了编号为HiFIRE 4的第8次飞行试验。试验中飞行速度达到8马赫左右。

  美国HTV-2高超音速飞行器资料图(图源自网络)

  有专家认为,俄罗斯在高超音速飞行器方面也有着深厚积淀。俄罗斯总统普京之前在年度国情咨文中首次披露的“先锋”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导弹。其滑翔体疑似采用乘波体设计。

  专家:乘波体高超音速武器能侧滑,难以拦截

  据专家介绍,相比传统旋成体飞行器,乘波体如果实现武器化,将具有很大优点。采用助推滑翔方式的乘波体,在相同的释放高度和速度下,其纵向和侧向滑翔距离都远超传统旋成体弹头。特别是侧向滑行能力很强,可实现大范围侧向机动,实施“变射面”打击,加之飞行的弹道低,敌方预警系统更难以预测其飞行轨迹。而在射程相同的情况下,更难以拦截。

  目前来看,乘波体的气动设计和飞行控制要比传统旋成体飞行器更复杂一些,这也导致目前乘波体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实用化和武器化具有一定困难。

  美国空军的HTV-2两次试射均失败告终。而美国陆军的“先进高超音速武器”(AHW)项目降低了指标,2011年11月的首次试射便命中了3700公里外的目标,第二次试射虽然失败,但主要问题出在了助推级上。它的成功和使用了较为传统的旋成体设计的高超音速滑翔体不无关系。

  另外,目前的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的体积利用率似乎不如旋成体飞行器,这也给武器化带来一定困难。总体来看,目前各国对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究,仍处于原理和工程试验阶段,尚未完全形成武器化。按照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公布的消息,“星空-2”飞行试验任务是在集团公司支持下开展的创新研发项目。

  外媒:中国测试本土版“航母杀手”

  此外,据《俄罗斯报》8月2日报道,中国空军测试了一款由轰-6K战略轰炸机搭载的空基反舰弹道导弹,其用途和射程与俄罗斯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匕首”类似。据资料显示,“匕首”在米格-31上进行了12次试射,在最后一次成功试验中,导弹命中了800公里以外的目标。今年5月,接受外交学者网站采访的专家称,“匕首”导弹是对付太平洋地区美国航母的“杀手”。

  轰-6K挂载空射弹道导弹效果图

  据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搜集的资料,中国此款导弹可能是某种小型陆基弹道导弹——如“东风-15”改造后的航空版。

  《俄罗斯报》援引该杂志军事观察员戴夫·马宗达的话说:“俄罗斯以最小的成本使‘伊斯坎德尔’导弹可以从空中发射,具有革命性的速度和射程性能的‘匕首’导弹应运而生。中国也能做到同样的事。”

  报道认为,尽管轰-6是冷战时期苏联图-16轰炸机的翻版,但2011年开始服役的最新型轰-6K装备了新发动机、现代电子设备,并且在机体上使用了复合材料。这使其不仅对美国舰船,而且对其陆上基地构成威胁。

  轰-6K的作战半径较之前的版本增加了30%,约为2000海里。虽然D-30新型发动机(搭载俄“匕首”导弹的米格-31也安装了同样的发动机)对远程轰炸机而言并不算理想,但与轰-6的发动机相比还是有了巨大改进。重要的是,轰-6K是作为巡航导弹运载工具研制的。

  报道中,马宗达总结称:“北京官方尚未证实测试新导弹的传闻,但如果消息属实,则意味着中国军方获得了在对其重要的西太平洋建立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区的又一个工具。同时从地面、潜艇和空中对美国航母发动弹道导弹攻击将构成重大威胁。”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