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首批年金計劃昨公布認購結果,共接9410宗意向登記,總認購額約49.4億元,預料10月前可以完成銷售。雖然認購額不足上限100億元,香港年金公司形容這是一個好開始,不認同反應冷淡的說法。
究竟認購金額孰多孰少?答案端視比較對象而定。以私人年金市場為例,2016年規模約30億元,2017年則增至77億元;首批年金計劃錄得近50億元認購,反應實在難以言差。還有一點不得不注意:與私人年金市場不同,今次計劃的銷售對象限於65歲或以上,亦即不屬人人均可購買的延期年金,故合資格申請人數肯定遠遠為少;何況,銷售結果還反映,年紀愈大者認購意欲愈低,申請者之中逾6成都介乎65至69歲,反觀75歲或以上則少至15%。正如年金公司所指,100億元不是銷售目標,而是風險管理限額;換言之,當局更關注的,乃發行額能否滿足申請人需要,因此才會表明或因應情況加碼至200億元。由此可見,避免出現求過於供才是更大考慮。
而且,年金計劃亦嫌有點生不逢時。過去一段時間,香港股市、樓市大旺,風險資產呈現不小升幅;相對而言,年金計劃分屬保守產品,其穩陣低風險的優點自然難以彰顯,市民亦無可避免會看不上眼。不過,沒有市場永遠只升不跌,加上任何新產品都需時適應,以為年金計劃一登場就賣個滿堂紅,無疑有點不切實際;可以肯定的是,年金計劃勢必日益普及,一切只屬遲早問題。所以,各界看待年金計劃時,既不應該一次論成敗,甚至輕易言廢;反過來說,更應該是想盡辦法優化完善,例如研究將計劃恒常化每年推售,以至引入市場機制以減輕行政手續及成本等。
始終,年金計劃可望扮演重要角色,有助進一步完善本港的退休保障安排。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昨便強調,計劃為長者提供多一個退保選擇,並指這可配合現行安老政策。事實上,現在已有系列措施應對人口老化及加強退休保障,包括:做好最基本的社會安全網,透過綜援制度確保最有需要長者「老有所養」;於此之上,又向合資格的長者發放生果金及長者生活津貼;強積金的實施,亦有利打工仔未雨綢繆更好迎接退休生活;針對有樓長者,則引入逆按揭好使他們套現資金應付日常開支;對於稍有閒錢的小康以至中產階級,又新增了年金計劃和銀髮債券,為他們帶來既穩定又回報可觀的收入……凡此種種,均針對了不同長者的退保需要,情況就如分層補充本港住屋階梯一般。
美中不足的是,在綜援以上、年金以下的分層,當前退保措施仍待加強補充。有能力購買100萬元年金者,以每月可獲5800元及生果金1345元計算,對一般退休人士來說實已「幾夠使」;至於無能力購買年金、又無資格領取綜援的,卻無疑有點「高不成、低不就」,上述系列措施實嫌未夠確保其退休安穩。在年金計劃成功推出,進一步確保了小康中產的退休生活之後,接下來,當局誠宜將焦點轉至上述分層方成,惟有如此才可更全面地完善退保政策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