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较大、增长过快引起高层警惕,近一年来各地都在摸查隐性债务规模。
近日,合肥市审计局公布了《合肥市市级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公告》(下称《公告》),首次公开披露截至2017年末合肥市隐性债务规模为475.38亿元。
在中央强调防风险,遏制隐性债务增长大背景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成为今年审计工作的重点。安徽省审计厅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审计作为今年当地重要工作。今年2月6日至4月13日,合肥市审计局对合肥市级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重点调查了市本级及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下称安巢经开区)的政府性债务规模和债务风险防范制度建立执行情况,并延伸调查了市本级、各开发区融资平台公司和有关市直单位。
根据《公告》,截至2017年末,合肥市级政府性债务余额 1131.60亿元,其中:纳入地方债管理系统的政府性债务656.22亿元(下称“存量债务”),地方债管理系统以外的政府性债务475.38亿元(下称“隐性债务”)。
上述存量债务也就是显性债务。尽管隐性债务规模不小,但《公告》称,市级债务总体规模适度,偿债能力较好,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目前判断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常用指标之一是债务率,即政府负债与政府综合财力的比值,通常以债务率100%作为警戒线。地方综合财力一般包括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央补助收入、上年结转、调入预算调节稳定基金等。
据此按照2017合肥市财政局公开披露的数据估算,合肥市2017年综合财力约1700多亿元。合肥市政府性债务率低于67%,远远低于100%的国际警戒线。
第一财经注意到,合肥市审计局5月初也曾发文表示,这次审计调查发现,合肥市级政府债务率远低于100%国际债务风险警戒线标准,近几年债务占财力比例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除了合肥市财力较好,近几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之外,市政府及债务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债务风险管理,也对债务规模的控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告》称,合肥市债务资金主要投向道路桥梁、安置保障房、环境整治、轨道交通、市政建设等5个领域435个项目,为提高市公共基础设施承载力、改善投资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合肥市市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在《公告》内,合肥市审计局指出,安巢经开区债务风险较大。
《公告》称,安巢经开区2017年末政府债务余额24.65亿元,政府债务率186.5%;隐性债务3.3亿元,隐性债务率为211.4%,均高于风险警戒线标准,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
安徽巢湖经开区为合肥市管四大开发区之一,位于合肥市东南部,管辖面积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万余人。2017年安徽巢湖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6.5亿元,较上年增长19.6%。
事实上,经过前期摸底核查后,部分地方也相继公布了隐性债务,隐性债务超过显性债务的并不少见。
比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政府公布的《彭阳县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实施方案》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彭阳县债务余额31.88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债务13.18亿元,隐性债务18.7亿元。如果将美丽茹河建设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付费统计入内,当地政府性债务总额为45.51亿元,债务率为51.46%。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公布的《关于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的通知》(下称《通知》)称,截至今年5月底,当地隐性债务(银行贷款)规模达24.18亿元,远超2017年底当地政府性债务余额6.72亿元。《通知》称,债务规模与自身财力不匹配,债务负担沉重,债务风险突显。
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撰文称,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一方面,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硬化预算约束,严格项目审核,管控金融“闸门”,决不允许以新增隐性债务方式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另一方面,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持谁举债谁负责,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