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昨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作為小組組長主持會議。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張麗娟北京報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昨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作為小組組長主持會議。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均以小組成員身份參加。韓正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意義,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韓正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是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進的國家戰略,也是新時代對外開放新舉措,也是推進整個大灣區建設為大灣區人民牟福祉的重要舉措,也是「一國兩制」新實踐的重要舉措。
把握灣區建設四個維度
韓正強調,深刻認識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意圖,要重點把握四個維度。第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為國家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增強提供支持。第二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新平臺。第三是優化區域功能布局,把珠三角引擎做強,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第四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為港澳發展注入新動能,為港澳居民特別是年輕人的發展提供新空間、新機遇,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
他介紹,習近平主席曾描繪過粵港澳大灣區的願景,這將是一個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區,是高質量發展的典範,具體有五個戰略定位。首先,建設充滿活力的世界城市群,要有體制活力、產業支撐,充分發揮港澳自由開放經濟體和廣東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優勢。其次,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主體,瞄準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第三,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持。第四,建設內地和香港、澳門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成為港澳融入國家大局發展的載體。第五,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區,構建生態環境美、生活服務完善、港澳同胞和大灣區內地居民同享高質量生活的家園。
撐港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韓正強調,要強化規劃引領,推動大灣區內各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補,提高區域發展協調性,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構建結構科學、集約高效的大灣區發展格局。要以讓老百姓得實惠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好港澳居民證件便利化、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到內地創業就業、大幅降低粵港澳通信漫遊費用等政策措施。要積極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中央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香港建立中國科學院院屬研究機構,支持澳門建設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臺。要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新平臺,構築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融匯的重要支撐區。
遵循「一國兩制」極為重要
韓正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要堅持六條原則:一是創新驅動,二是協調發展統籌兼顧,三是綠色發展保護生態,四是開放合作互利共贏,五是共享發展、改善民生,六是「一國兩制」、依法辦事。他指,前五項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是在大灣區建設中的具體體現,第六項遵循「一國兩制」方針的要求對大灣區建設極為重要。
韓正強調:「我要特別講一下,那就是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有機結合,把中央依法行使權力和特別行政區履行主體責任有機結合,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維護特別行政區法治有機結合。」他表示,「一國兩制」是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推進大灣區建設,必須在「一國兩制」框架內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
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 ,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學東,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孫志軍等出席會議。
李希:開闢粵港澳合作新境界
在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首次會議上,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謀劃的決策,是豐富發展「一國兩制」實踐的創見性舉措,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關係國家發展大局,關係粵港澳三地居民福祉。推進大灣區建設是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廣東的重大歷史使命和發展機遇,意義重大。
李希說,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發展成就,最根本的是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也離不開港澳地區的大力支持和港澳同胞的幫助。他表示,首先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遵循中央的頂層設計,牢牢把握政策的方向,不折不扣把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實。其次加強與港澳的溝通交流,推動三地更緊密合作,以開放的思路、創新的辦法,共同書寫好大灣區建設。三要攜手港澳,在促進雙向投資、推動貿易便利化、構建新型合作模式、搭建多元合作平臺等方面積極探索,不斷開闢合作新境界。四要更好發揮粵港澳各自優勢,聯手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為國家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供戰略支撐。五要同港澳攜手拓展發展空間,全力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與港澳同胞一起共享大灣區建設的豐碩成果,共創粵港澳合作的美好未來。
林鄭:灣區建設成功有賴制度創新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右三)、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右二)出席会议。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時指,大灣區建設要取得成功,有賴制度創新和政策突破。港澳兩位特首作為小組成員直接參與大灣區的頂層設計和中央部委的協調統籌,本身就是一個創新和突破的安排,特區政府會用好這個身份,發揮香港優勢,融入國家發展。
林鄭表示,一年來,在習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國家相關部委及粵港澳三地政府合作推進灣區建設,取得良好進展。按習主席要求,有關部委陸續出臺各項便利港澳同胞在內地居住、就業、學習的措施。在習主席親自指示下,科技部和財政部出臺新政策,讓香港科研機構能直接申請中央科研資金計劃項目,款項可在港利用。這些措施既積極回應了香港各界訴求,也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便利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目標打下良好基礎。
林鄭指,今年是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大灣區建設可說處在深化粵港澳合作、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刻。今年香港要陸續開通三個重大跨境基建,即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蓮塘為陸路口岸,大大加強了三地基建聯繫,實現了「粵港一小時生活圈」的布局,讓大灣區建設享有天時地利的優勢。
針對有人擔心大灣區建設會影響「一國兩制」貫徹落實,林鄭表示,正如習主席今年3月參加全國人大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到的,「一國兩制」對大灣區是獨一無二的,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邁向國際的重要基礎。她說,「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事實上豐富了『一國兩制』的實踐,有利於保持香港的長期而穩定。」
灣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果
成果之一是確定了中央支持在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強三地創科合作。其中,包括中科院將在港成立研究機構,安排中科院轄下兩個研究所廣州生物醫藥及健康研究院、北京的自動化研究所,兩個重要的科研機構落戶香港科學園,配合香港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和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的創新平台;
成果之二是科技部將與香港創科局簽訂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安排,涵蓋範圍包括科研、人才培育、成果轉化和科普教育等各方面;在港成立大灣區院士聯盟等,香港有多達40多位兩院院士,可以說是在粵港澳大灣區裡院士密度最高地區,在香港成立大灣區院士聯盟,可以令整個大灣區裡的兩院院士可以多些交流合作、多些科研方面的共同項目,亦可以一同做多些青年科研教育工作。
成果之三是有關便利香港及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早前已公布一系列措施,領導小組昨又同意積極研究再出臺一些具體措施,包括大幅減低在灣區的通訊漫遊費用,簡化港澳居民在灣區內開立銀行戶口,如果香港有電子錢包,是否經研究後容許可在大灣區內地城市使用等。
林鄭月娥指,3項措施雖然只是研究階段,需要與内地政府部委進一步研究,但政策「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内地早前已經推出多項措施,包括回鄉證可在高鐵站自助售票機使用、港人在内地可以開設住房公積金、放寬港人在内地就業許可申請。
關於高鐵香港段開通後香港市民購買高鐵內地票手續費問題,林鄭透露費用將大幅下降,高鐵開通後在西九龍總站會有5個櫃?售賣內地段高鐵車票。收費情況是:如果買的內地段車票價格在200元人民幣以下,只收10港元手續費;200至300元人民幣的車票,收20港元;300元人民幣或以上車票,收30港元。收取手續費屬過渡安排,鐵總已同意馬上展開研究讓港人以後可在內地網上購票,便不需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