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图片来源网络
【香港商報网訊】11日,美國彭博新聞網刊登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科院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傅瑩的署名文章,她對當下中美關係、美國對華態度發表了看法,強調中國絕不會屈從於美國的關稅霸凌,但在回應美方「強硬但混亂」的聲音時,需要堅定、淡定,繼續溝通。
中國的發展同樣惠及美國
傅瑩指出,最近訪問美國期間,每個見到她的學者都說,美國對華態度徹底改變了,並聲稱是府學、兩黨的共識。在美國幫助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實現經濟騰飛之後,中國沒有接受美國的政治制度,美方對此感到失望。在與中國的經貿交往中,美方認為自己很「吃虧」,更担心中國在全球經濟和技術階梯上的快速提升。美方還認為在軍事上受到被中國「擠出」亞洲的威脅。
文章表示,首先要了解美國的指責是否公允。中國確實並未隨着經濟增長而接受美國的政治制度。但美國未能在中國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顯然不是美國唯一與最慘痛的失敗。見證「顏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在一些國家的結果後,美國應該慶幸,中國沒有自廢武功地走上錯誤的道路,既沒陷入政治動盪,也沒出現經濟混亂,而是保持總體社會穩定,成功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經濟發展道路,為全球經濟——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全球經濟——做出了貢獻。
文章強調,與美國同行一樣,中國工人為這些發展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而中國的發展同樣惠及美國。
中國在發展道路上亦在「修身」
文章表示,面對來自美國強硬但混亂的聲音,中國需要保持淡定,重要的是聚焦自身發展,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她指出,中國沒有對美採取更加對抗的態度。因為,中國對美政策是整體外交政策的組成部分,而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是維護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和合作的國際關係,以服務於國家的發展。因此,中國有理由繼續堅持「建設性合作」的政策。
傅瑩認為,中美關係的變局對中國也是又一次倒逼改革的機會。美方工商界提出來的市場准入等問題,許多正是中方需要通過改革着力解決的。事實上,中國政府正在進一步推進開放: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四月宣布的11項開放市場的具體承諾,迄已落實8項,涉及銀行、證券、保險、評級、徵信、支付等。政府也在下大力氣改善營商環境,加強對中外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中國的改革者可以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動力,打破阻力、實現必要的改革成效。
但有一點必須清楚:中方絕不會屈服於關稅霸凌。有些言論聲稱貿易戰使中國經濟「滑坡」,還有人認為可以期待中國屈服了。這只是一廂情願。
中國經濟正在去杠杆期間,本身就存在較多痛點,處於咬緊牙關砥礪前行的階段,這也是為了維持未來的健康發展不得不做的。需要提的一句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正是為了參與解救美國所引發的金融風暴,才採取了較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貿易戰或許會減緩必要的去杠杆進程。
抱怨和傷害解決不了問題
文章指出,抱怨和傷害對方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情況更糟。因此中國將堅持與包括美國在內的更多國家在雙方都關心的領域進行合作,包括應對氣候變化、打擊跨國犯罪、防治傳染病和防止核擴散等方方面面。
因此,中國應繼續與美方溝通。在許多中國人看來,美國的麻煩是美國自己的問題,需要美國人自己解決。美國社會在分裂和轉型壓力之下面臨嚴峻挑戰,需要全面調整。但同時,中方有責任堅持對話,逐步澄清雙方的一致點和分歧點,以拆解矛盾和解決問題、抑或管理難題的方式,渡過中美關係的險灘激流。
回避關稅 中國製造商轉往他國
為了回避美國對中國產品課徵關稅,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採取變通作法——將生產線轉往越南、塞爾維亞和墨西哥等國,商品就無須貼上「中國製造」標簽。
據悉,生產自行車零元件的深圳信隆健康產業發展公司,上月對投資人表明,該公司決定將生產線移往越南,就是考量到關稅問題。信隆經營團隊指出,越南廠將「降低和避開」關稅衝擊。
中國商務部旗下智庫「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研究部主任崔凡表示:「中美貿易摩擦正加速全球價值鏈改變面貌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