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聚焦】人行再降準釋穩定信號

2018-10-08
来源:香港商报

 

  國慶假期最後一天,人行意外降準1個百分點,力度超預期。 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网訊】中國人民銀行昨日宣布,從2018年10月15日起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資金1.2萬億元人民幣。由於當日到期的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故淨釋放資金7500億元(約8600億港元),力度超預期。人行表示,此次降準的主要目的是優化流動性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並不意味着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也不會對人民幣匯率形成貶值壓力。人行指,此次行為會進一步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

  不會對人幣形成貶值壓力

  人行負責人昨日表示,本次降準的主要目的是優化流動性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目前,隨着信貸投放的增加,金融機構中長期流動性需求也在增長。此時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一部分人行借貸資金,能夠進一步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進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釋放約7500億元增量資金,可以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資金來源,促進提高經濟創新活力和韌性,增強內生經濟增長動力,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對於降準是否意味着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的問題,負責人回應,本次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基本穩定,銀根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降準釋放的部分資金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而餘下資金則與10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因此,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人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有分析指出,9月份美聯儲加息,市場利率和國債收益率普遍走高,降準會對人民幣匯率形成壓力。對此,負責人指出,本次降準銀根並沒有放鬆,市場利率是穩定的,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率與名義GDP增長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適度的,不會形成貶值壓力。本次降準有利於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基本面對人民幣匯率的支撐更加鞏固。作為大型發展中經濟體,中國出口有較強的競爭力,同時,中國經濟以內需為主,製造業門類齊全,產業體系較為完善,進口依存度適中,人民幣匯率有充足的條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力度大利好商業銀行

  此次降準幅度很大,相較於原來的0.5%翻了一倍。具體到本次降準安排,第二次採取「降準+置換」的操作,對於商業銀行而言,有兩個好處,其一釋放長期穩定資金,誘發商業銀行加大支持實體力度;其二降低商業銀行資金成本,進而在銀行利差得到保護的前提下,降低實體融資成本。

  從商業銀行的層面而言,降準有助於緩解商業銀行流動性的潛在隱憂;從人行資產負債表的角度而言,「降準+置換」並不會帶來貨幣投放的增加,人行也不會因此擴表,這一點更多是處於維持貨幣政策中性的考慮。但參照上次人行「降準+置換」之後,還是快速依靠MLF進行了貨幣投放,這次是否也有類似安排尚待觀察,但預計大概率和上次操作手法一樣。

  國慶期間,包括鮑威爾在內的多位美聯儲官員發表鷹派言論,同時從10月份開始,美聯儲的縮表速度已升至每月500億美元,節日期間10年美債收益率已經突破3.2%,因此不出意外的話,中美利差將出現倒掛。但由此也帶來了資本外流和匯率貶值的潛在壓力。如何化解,或者如何控制這個變化對於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的衝擊,對於人行是個大問題。

  對沖外圍利空 銀行股等受益

  國慶期間外圍股市普遍走低,預計對周一的A股產生很大影響,本次降準有對沖外圍利空之意,釋放出了強烈的穩定市場信號。市場普遍認為,連續的降準有利於緩解市場中長期資金面,對股市中長期還是有一定利好作用。

  有分析指出,銀行地產、大宗商品與高分紅的新藍籌板塊將受益降準。對於銀行而言,降準最大的利好在於可貸規模比例,相同的還有地產行業;而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屬,主要受兩個因素驅動,一個是實體經濟的需求端,另一個則是對於流動性的預期;同時,隨着銀行間流動性的些許好轉,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價格有望出現一定程度回落。資金價格的回落也會是民間借貸等資金信貸的投資回報率回落。相比之下,藍籌股,尤其是始終能夠保持高分紅比例的藍籌股,其持有價值將有所突出。

  降準能否取代加息

  今次是本年度人行第四次降準,但力度明顯較以往為大,下調1個百分點,合共釋放資金1.2萬億元,除置換到期的4500億元MLF資金外,還另外釋放增量資金高達7500億元。

  有分析認為,人行此時出手,或與9月份經濟數據表現不佳有關。人行釋放如此多的增量資金,是否意味着大水漫灌?人行解讀,本次降準的主要目的是優化流動性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人行重申,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保持不變。

  此次人行並非跟隨美聯儲加息,以降準釋放流動性的方式保持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但降準能否解決問題,接下來人行能否維持不加息的政策,恐怕還要視中國經濟的實際運行狀況而定。國泰君安宏觀團隊就認為,只有降準還不夠,預計今年底明年初會降息。

  而從長遠來看,由於貨幣傳導機制不暢,僅靠貨幣政策難以單方面承擔重任,還需要進一步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逆周期財政政策等一攬子配套舉措來配合跟進,宏觀調控方可收效。

  【观点】

  著名經濟學者馬光遠:

  降準是對的,降準可以穩預期,穩經濟,特別是穩房價。當然,降準也意味着去槓桿政策其實已經退出,貨幣政策回歸現實,企業的流動性枯竭問題得到緩解。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

  該舉措能夠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對穩定經濟增長有非常正面的作用,同時起到對沖假期境外市場大幅下跌的影響,屬重大利好消息。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

  再度降準置換MLF,保持了總量不變,體現了穩健中性;但拉長了期限結構,有助於壓縮期限利差;持續的降準,最終會有助於改善市場風險偏好,壓縮信用利差,改善民營企業融資條件。

  海通證券荀玉根:

  目前判斷階段性反彈邏輯沒破壞,邊走邊看,中期反覆築底的大格局不變。

  招商宏觀:

  降準的核心目的是對沖國慶期間全球股債雙殺對國內經濟市場形成的衝擊。

  前海開源基金楊德龍:

  降準大幅提升股市信心,有利於「紅十月」行情展開,進而四季度啟動中級反彈行情。

  平安宏觀:

  今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的概率極小,年內繼續降準的概率也較小,預計下一次降準可能會放到明年年初春節之前。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

  本次降準的背景是8月份經濟數據依然低迷,特別是市場關注的基建投資增速依然沒有起色。此外,近期地方政府債密集發行也導致金融機構在流動性層面並不寬裕。我們預計四季度至少還會有一次降準,同時不排除央行有加息的可能。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