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文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在廣東珠海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習主席親臨珠海主持儀式,充分顯示國家對大橋的高度重視,並且對大橋發揮的作用寄予厚望。確實,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是繼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後,今年落成的又一項大型跨境基建,隨着高鐵香港段與大橋通車,將可實現香港跨境基建的「雙翼齊飛」,進一步推動港澳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推動三地經濟融合發展。
大灣區互聯互通
大橋開通後,將大幅減省三地的運輸成本與時間,有助促進港澳和內地人流物流便利往來,對三地聯繫具策略性意義。在大橋未通車之前,從珠海經虎門到香港需要4個小時;大橋通車後,可將香港到珠海的交通時間縮短至30分鐘以內。大橋並將打通珠江三角洲東西兩軸,香港可以直接與西岸的珠海、中山、順德、江門等地連接,大大減少了香港與珠江西岸的距離,不但讓港澳居民往來更加方便,更將香港納入國家西部高速公路網絡,陸路交通的血脈更加暢通。路通、橋通、財通,大橋開通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將難以估量。
大橋同時將大大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基建支撐。實現世界一流灣區目標,需要不斷打通三地的交通網絡。在各大灣區中,都有重要的橋樑連通各市,美國舊金山灣區的金門大橋、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以及東京灣區的瀨戶大橋和京門大橋等世界地標性橋樑,更成為了灣區經濟的「大動脈」。港珠澳大橋正是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的重要基礎設施,不但可大大提升灣區的交通運輸效率,而且將徹底改變大灣區、珠三角的交通結構、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猶如一個支架般架起了整個大灣區的連接,並將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對接點。
締造「明日大嶼」
大橋的落成更有助鞏固香港航運物流樞紐地位,為大嶼山長遠規劃,包括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帶來裨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指出「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香港國際機場坐落於此,是我們通往世界各地的大門。待港珠澳大橋通車後,香港與其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交通將更為便捷,大嶼山會成為通往世界和連接其他大灣區城市的『雙門戶』。」
「明日大嶼願景」提出在大嶼山東面填海興建人工島,不但為解決市民的居住需求,更會打造成香港第三個商業中心,「明日大嶼」既是安居規劃,亦是發展宏圖。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正為大嶼山發揮「雙門戶」功能提供重要支持。在大橋的輻射下,將來「明日大嶼」的人工島將可通過大橋,打通珠三角的龐大經濟腹地,並形成輻射東南亞、南亞的經濟大格局。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更可發展成為「機場城市」、物流中心,成為「明日大嶼」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香港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大橋涉及「一國」、「兩制」、「三地」,作為中國建築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項目,港珠澳大橋2002年由特區政府向中央提議興建,歷經16個寒暑終於成為現實。適逢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大橋的通車更加意義非凡。港珠澳大橋與高鐵香港段,以及即將開通的蓮塘香園圍陸路口岸三大跨境基建項目逐步啟用,將成為香港與內地實現無縫對接的重要平台,為大灣區發展創造龐大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