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國際博弈 香港如何自處?

2018-12-19
来源:香港商报

       一段時期以來,隨著中美關係格局的變化,有意無意間,香港在國際輿論的曝光度有所提升。

  先是11月間,國際媒體廣泛報道美國國會委任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表年度報告,稱香港被北京「嚴重侵蝕」自治及言論自由,要求美國商務部檢視是否將香港視為獨立關稅區。繼而在近期華為高管相關事件中,涉及多年前華為公司與一間香港公司之間的關係。特首、政務司司長就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發表了權威觀點,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對此從智庫角度,淺談以下幾個認識。

  港成博弈戰場

  一是事件發生不可避免。香港是全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大批跨國機構在港從事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活動,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看中香港相對寬鬆的監管環境。香港是「一國兩制」下的法治社會,凡事講規則、慣例,商業機構客觀存在合法管道規避某些監管的空間,這其中難免存在灰色地帶。當國際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各經濟體對這一狀況採取默許態度;如果國際環境動蕩,則可能在許多方面收緊,甚至吹毛求疵。今年以來,中美關係發生較大波折,這種情況下,不可避免地有人開始從香港下手,尋找中美博弈新的戰場和突破口,未來類似事件會頻繁發生。

  加強規則監管

  二是檢視規則、慣例的適應性。相關問題上,港府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也得到香港廣大市民的支持和認同。與此同時,也應檢視某些規則、慣例在新環境下的適用性。我們注意到,美方指控的華為與香港一間公司的可疑關係發生在多年前,銀行間帳目往來是陳年舊帳。已經發生的難以彌補,但未來可能需要亡羊補牢。在香港發生的商業行為,必須要符合「一國兩制」及基本法下的香港法律,同時也要兼顧內地法律並考慮美國的長臂管轄。只有這樣,才有利於香港的長遠發展,避免給國家添亂。

  三是競爭提升效率是自由開放的本意。G20峰會兩國元首會晤以來,中美經貿關係出現階段性緩和,雙方都期待90天後能達成協議。未來香港開放發展的外部環境不致出現顛覆性改變,但中美間也肯定不會風平浪靜。這樣背景下,我們有必要深化對自由開放經濟本質的理解,即:通過自由開放鼓勵競爭提升效率。複雜的國際環境不允許香港存在太多灰色地帶,監管套利的空間會迅速縮小,這是中長期趨勢。一個擁有內在競爭力的高效經濟體,應該有能力遮罩某些高風險經濟活動的輸入。這類活動帶來的經濟收益,不足以抵補損失。

  就是敢言會董 許小哲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