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台海觀察】「九二共識」是兩岸定海神針

2019-01-15
来源:香港商報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布40周年紀念的重大講話,掀起台灣各界對「九二共識」的熱議。除了蔡英文扭曲「九二共識」的意涵為「一國兩制」,要各政黨不要再提「九二共識」,其他各主要政黨,如親民黨、新黨大致均認同「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國民黨也邀10位縣市長列席中常會,重申兩岸論述,黨主席吳敦義在會中肯定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提出「『九二共識』是『定海神針』」的說法很好,等於再次為國民黨支持「九二共識」定調。會後南投縣長林明溱受訪表示,我們在會中認同「九二共識」,不要再談「一中各表」。究竟「九二共識」的真實內涵如何?為何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頗值重視與探究。

  堅持「一個中國」

  溯自兩岸海協會、海基會1992年在香港協商文書驗證議題時,由於事涉「一個中國」問題,海協會主談代表周寧曾提出5種表述方案,海基會主談代表許惠祐則是先後提出8種表述方案,由於雙方最後仍未獲具體結論,並未簽署書面協議文件,嗣後雙方代表離開香港返回,海協會基於海基會所提第8方案「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可以考慮,故於當年11月16日由海協會致函海基會表示「尊重及接受海基會建議的各以口頭方式表述」。爾後雙方對所謂「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述」究竟意何所指,卻出現不同的理解與解讀,海基會表示雙方達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海協會則將此概括為「雙方達成各自以口頭聲明的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儘管兩岸兩會1992年香港協商返回後各自宣示的上述內容,有交集、亦稍有落差,換言之,兩會表述方案均有「謀求國家統一」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交集,惟海基會側重「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雙方認知各有不同」,海協會則強調「在事務性談判中,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意涵」,而呈現海基會主張「九二共識」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而海協會解讀為「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儘管如此,惟雙方均以「創造性的模糊」看待1992年雙方達成的諒解,亦即「九二共識」;大陸長期以來雖未接受國民黨當局「一中各表」的解讀,但考量當時執政的國民黨仍植基《國統綱領》追求兩岸和平統一,乃隱忍勉強同意與台灣展開定期不同層級的協商,使得「九二共識」成為兩岸兩會交流、對話與協商不可或缺的基礎。

  一種「創造性的模糊」

  立足「九二共識」之基礎,才促成1993年新加坡的汪辜會談,及後續許多定期不同層級協商的舉行;後來雖然大陸以時任台灣領導人李登輝訪美為由中斷兩岸協商機制,但大陸認定當時的李登輝當局尚未悖離「九二共識」,兩會交流互動仍不致間斷,故而仍有1998年上海的汪辜會晤,以便為兩會恢復協商預作鋪路。惟1999年李登輝拋出「兩國論」,阻斷原訂同年秋天訪台的汪辜台北會晤。自此以後,大陸堅持李登輝當局必須放棄「兩國論」,重返「一中原則」,不願隱忍「一中各表」。迄2000年陳水扁上台以來,大陸更持續堅持「九二共識」與「一中原則」為兩岸復談的必備條件,不願意輕易退讓與妥協。

  誠如台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表示「九二共識」名詞本身是一種「創造性的模糊」,可讓台海保持和平,可惜許多政治人物10多年來故意忽視它模糊性的正面功能,反而利用它的模糊,刻意扭曲。蘇起之言,一針見血。試觀陳水扁主政8年,先後拋出「九二精神」、「九二會談」、「九二歷史事實」等論述,卻一再迴避承認「九二共識」中最關鍵的「兩岸同屬一中」的事實。而蔡英文上台迄今,亦效法陳水扁的兩岸論述,遮遮掩掩地亦提出類似迴避「九二共識」核心內涵的諸多兩岸論述,而此次她更於1月2日明拒「九二共識」,堪稱已不顧一切後果了。其實,馬英九主政8年期間,正因兩岸立足「九二共識」基礎,得以舉行11次的兩會高層會談,並簽署共23項協議,也得以開啟兩岸大三通、互惠交流、兩岸事務機構首長互訪及達成「外交休兵」,並順利以觀察員或特邀貴賓身份參與世衛大會、國際民航組織大會,更難能可貴地促成了歷史性的「習馬會」,可見「九二共識」堪稱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誠非虛言。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