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昆
近日「一國兩制」成了熱門話題。首先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時習近平主席指出「一國兩制」有強大生命力,對港澳來說這更是最大優勢。日前習主席提出兩岸統一後,在台推行「一國兩制」,並希望港澳同胞能為此作出貢獻,有關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香港回歸祖國和落實「一國兩制」構思已逾20年,並取得了五大成果:一、回歸時能平穩過渡。二、保存了香港的基本政經體制及維持了高度自治狀態。三、保證了香港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及繁榮穩定,還擴展了香港的國際中心功能。四、在政治體系創新上開展了港人當家作主的民主化探索。五、在經濟體系創新上推進了兩地融合,並由此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
「一國」帶來新機遇
「一國兩制」作為促進香港發展的最大優勢在20年的實踐中已充分顯示。「一國」方面,殖民管治時代不可能做的事回歸後都做到了,包括:
一、祖國比港英政府能更真心盡力地保護本港的國際權益。例如在一個國際會議上,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便力拒把香港列入避稅天堂黑名單。
二、更靈活處理治權配置。如把河套撥給香港;擴大澳門水域和把澳大橫琴校園撥給澳門等。
三、大船效應:香港小船掛靠祖國大船可更好地抗風浪。這在兩次風暴時便得到驗證。亞洲金融風暴及SARS夾擊令香港經濟急墮,幸得中央及時出台一系列挺港措施(如自由行及CEPA等)才能穩住陣腳救了香港。令人印象尤深者是SARS時中央曾準備派大批醫護人員來港助抗疫情;風暴期間還曾承諾以外儲助港對抗大鱷保衛聯匯,兩者雖未有需要實行,但已充分顯示國家的厚愛及承擔。以外儲助港令筆者感受甚深,筆者曾因工作關係要接待外國人士,在將近回歸時有某歐洲銀行家稱很多人擔心回歸後中央會挪用香港儲備。我即告知國家外儲充裕且國際收支平衡良佳,殊無必要挪用港款。事實剛好與挪用相反,是國家準備用外儲挺港。其後由於挺港措施到位,在金融海嘯下,當歐美痛苦掙紮之時,香港只出現溫和調整,祖國庇蔭又助港逃過一劫。
四、在祖國改革開放中,「一國」令香港發展機遇更多。一是對港提供超世貿承諾開放如CEPA機制等;二是以香港作為先行試點,如在港先推人民幣離岸中心及深港通、滬港通等資本市場開放措施。
五、通過國家協調建立跨體制的區域協調架構,包括CEPA、粵港深港合作、泛珠9+2合作等平台,最新的是粵港澳大灣區計劃。香港與內地由此建立了多元化的協作渠道。
「兩制」提供重大好處
以上是「一國」帶來的發展新機遇,「兩制」同樣提供了重大好處。首先這能在「一國」下提供更多的靈活性,讓香港保留其經濟特色,如自由港、高度國際化、信息快速跨境流通,和法制上維持與國際普通法體系接軌等。貨幣及財政自主保證了香港宏觀調控的獨立性,獨立關稅區保留了香港的經貿交往自由度,獨立海關保證了香港對人流物流的自主控制。「兩制」還讓香港可保有高於內地的信用評級,筆者便曾參與遊說評級機構在回歸後維持本港評級不變的工作,理據除了香港經濟及金融體系穩好外,還有「兩制」下的自主性。
「兩制」另一重要好處是由不同制度互補合作帶來的紅利,亦即體系經濟效益(economies of systems)。香港經濟優點是自由開放和市場機制較完善,因此國家在走向市場經濟的改革開放中,香港可作為先導、示範及助推器,事實證明香港的貢獻巨大。另方面,祖國經濟的優點是能通過行政力量及長期規劃推動轉型升級,並彌補市場失效的缺陷。今後香港在發展創科及新興產業等高風險長線投資項目時,可借助國家的引領。香港在開拓新的海外市場時,也可借助國家的「一帶一路」藍圖。從理論上看,「兩制」互補將可降低經濟活動的交易成本,在雙劍合璧下形成最優體制。
當然,香港的「一國兩制」實踐還有許多改善空間和潛力等待釋出,但初步成效已令人注目。奉勸台灣人士要科學客觀地看待「一國兩制」,切勿盲目抗拒。香港能做好「一國兩制」的落實,將是對促進統一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