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正緊鑼密鼓進行中,儘管目前雙方和解達成協議的誠意十分明顯,但持續一年多的貿易戰火藥味已凸顯出中美在經濟、貿易乃至科技上的競爭是難以避免的了。不僅如此,隨着近年中國在探月工程上的突飛猛進,今年初嫦娥四號探月器成功首次登陸月球背面,迫使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於近期宣布將盡快於今年內發射宇宙飛船進入月球,美國開啟重返月球計劃,預示太空探索也將成為中美另一個競爭較量場。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便簽署一項指令,要求美國國防部起草成立太空軍法案,為組建太空軍奠定框架。
嫦娥四號使美國受壓
已逝的偉大物理學家霍金曾說過:「Remember to look up at the stars and not down at your feet.」——記得仰望星空,不要只低頭看腳下。這句話啟示激勵?人們去關注太空、探索地球以外的星球。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既出於本能的好奇,想要去弄明白宇宙、地球與人類的起源;當然也有對未來的擔憂,為後代尋找第二個類似於地球的居所。除以上因素,很多時候,其實人類的太空探索進程是與政治、軍事乃至利益因素相關聯的,這從太空探索史就能看出。
毋庸置疑,人類歷史上航天技術發展最快的時期就是冷戰時美蘇所主導的太空競賽,短短十幾年間,無數顆人造衛星、太空探測器、載人宇宙飛船等從地球發射進入太空,留下了載入史冊的壯舉:蘇聯航天員尤里加加林搭載着「東方一號」進入地球附近軌道,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隨後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將航天員送上了月球,成為了首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很明顯,這些太空探索技術發展背後的主要驅動力是美蘇爭霸為爭奪政治、軍事統治地位。而隨着美蘇爭霸結束,月球探索逐漸淡出人們視野,人類航天發展也不再如冷戰時期那般高歌猛進與瘋狂。此後,各國太空探索除卻科學、政治軍事等考量,還加入了對太空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亦即利益因素。太空中存在很多可被開採與利用的資源,比如其他星球上的礦產資源,還有月球上被發現存在一種可被作為火箭推進劑的水燃料,再如我們已經在享用的GPS衛星定位系統、衛星電視、衛星電話等等,這些豐富的資源都在驅動許多國家乃至不少科技公司亦相繼加入太空探索行列中。
無論是從科學研究、政治軍事考量、還是利益因素,太空探索始終都將繼續是各國爭相投入競爭的領域,特別是大國之間。在中國後來居上追趕航天發展,特別是今年初嫦娥四號實現人類史上首次登陸月球背面之後,美國也明顯感覺到壓力,隨即調整太空政策,特朗普政府將重返月球定為美國太空探索優先計劃,之前奧巴馬時代美國則重探索火星。發射探月器、在月球上建造永久空間站,2028年之前再次送宇航員登月,勢必和中國探月計劃展開一場較量。
不僅中美,印度、以色列也已加入探月隊伍中,而我們的好鄰居月球,在冷戰太空競賽結束沉寂了幾十年之後,將再次成為人類太空探索的爭奪地和寵兒。
作者:趙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