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於第47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獲得獎項。
香港創新發明再次揚威國際!在本月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47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香港代表團展出5間香港大學及7間科研機構所研發的創新發明,結果一共獲得56個金獎及53個銀獎,而其中一項鋰電池回收技術更從全球近1000個發明項目中脫穎而出,勇奪全場最高榮譽大獎。
港人一向都以頭腦靈活見稱,而且甚具創意,亦出過「光纖之父」高錕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等對人類科學很有貢獻的傑出人物,因此在創新、科研等領域一點也不「輸蝕」其他國家和城市。不過,香港雖然有不少發明,但鮮為經濟帶來實惠,主要原因是創科投資巨、風險高,回報難測,窒礙了工商界的投入,以致很多優秀的發明品未能夠產業化,只變成陳列品。
創意發明無實質產品
從近年的國際比賽屢屢獲獎,足證香港不是沒有創科人才。事實上,香港回歸後已有逾百項科研成果獲得代表國家最高水平的「中國科技獎」。可惜的是,這些科研成果和創新發明,因乏人投資將其轉化成商品,所以香港長期存在「有創意發明,無實質產品」的現象。
要知道,把科研發明轉化成產品,並非只是將發明品大量複製生產那麼簡單。科研創新是利用新的科技知識和創意,研究、開發新技術可應用的領域和更廣泛的使用方法,重於科技的應用與可行性,屬於整個產業鏈的上遊;至於把研究的成果轉化成實際產品,並且將新產品推出市場,屬於產業鏈的中、下遊,當中涉及到要計算生產成本、效益、市場、推廣、回報周期等因素。
奈何香港是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商家和投資者一般都沒耐性「放長線」,只希望可在最短的時間賺到錢,這導致很多創新發明在得獎後,因缺乏資金和門路將之產業化,便如泥牛入海,消失得無影無蹤。以「星之子」陳易希的發明為例,2004年他的「智能保安機器人」贏得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物理學二等獎,並因此獲美國把一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風頭甚勁,可是他的發明卻一直未有產品上市,這說明將發明品產業化並不容易。
融入大灣區利成果轉化
其實這個問題已引起關注,習近平主席於去年作出重要指示: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國家科技部、財政部亦已出台政策,允許中央科研項目資金在香港使用,解決了「資金不過河」的困擾。另方面,香港創科局成立後,特區政府早於2015年便已提出「再工業化」的概念,希望利用創新科技,帶動香港發展先進製造業。為此,特首林鄭月娥在其第二份施政報告中提出,撥款40億元支持「再工業化」,還成立「再工業化資助計劃」及鼓勵改建工業大樓,以加速本港再工業化進程。
可惜的是,特區政府現時還擺脫不了「大市場、小政府」的思維,在推動創科和再工業化發展方面,制訂的政策仍偏向以支援為主,不敢做「牽頭者」,因此難以給予工商界投入創科的信心。
筆者認為,特區政府要有勇氣擔當創科「牽頭者」的角色,在推行「再工業化」時必須與境外,特別是大灣區內的工業持續發展結合,才能收到更大的效果。因為香港製造業已北移多年,大灣區的製造業可視為香港工業的境外延伸,兩地融合發展也符合習近平主席強調「促進香港同內地加強科技合作」的要求,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粵港澳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協同創新平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目標。
特區政府應給予投身創科產業的工商企業更多的政策支援,減低投資創科的風險。以改建工業大樓為例,如果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資助,以及允許參與改建計劃的企業,更多地參與到新產品的研發過程,以市場需求主導產品研發,相信可加快創科成果轉化為產品的過程,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