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效法歐洲 港可試行「免費公交」?

2019-05-25
来源:香港商报网
  李明生
 
  由政府全數付鈔,讓全體市民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費公交」政策目的,不在於左傾擁抱福利主義,而是為了紓緩交通擠塞……如此「怪招」,香港有得諗嗎?
 
  《經濟學人》報道指,波羅的海小國愛沙尼亞,首都塔林2013年率先試行相關計劃;去年,當地政府決定將計劃擴大,希望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提供免費公共交通服務的國家。另一歐洲小國盧森堡,這個地球上人均GDP最高的國度,亦擬效法在2020年全面推行「免費公交」。據塔林官員透露,德國、法國、瑞典、意大利、波蘭等地方機關均有興趣試行。「免費公交」的原理,乃在鼓勵市民更多使用「公交」,從而放棄「私交」好使馬路上的汽車數目減少。的確,試問還有什麼辦法,比「免費」產生更大誘因及更大的宣傳作用?
 
  問題是,香港倘實行「免費公交」,又能否產生同樣益處?
 
  年斥240億成本不菲
 
  先談成本。據最新統計處資料顯示,2014/15年香港住戶每月平均開支為27627元,交通一項佔了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開支權數的7.98%,其中撇除私家車和的士相關開銷,只計及巴士車費、電車車費、小巴車費、港鐵車費、渡輪船費幾個「公交」項目,佔比約為3%,實際金額為800多元。當然,如以住戶收入分類的話,收入最高的25%的交通開支便佔其所有開支的1.8%,還比收入最低的25%一群的5.3%為低;改以地區劃分的話,新界居民的交通開支佔比亦較港九居民為多。但以整體月均800多元來看,乘以同期全港住戶約245萬戶,則每月所涉的「公交」開支約20億元左右,即一年約240億元。240億元是個什麼概念?相當於2018/2019年度政府預算總經營開支的5.5%,而同年社福的總經常開支則約843億元,而且比房屋、環境及食物所佔的不足200億元還要多。可以看到,若然香港真箇實施「免費公交」,對港府來說絕非一個小數目。相對地,目前政府正在推行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簡稱「交通津貼」),每年耗資則為23億元。
 
  當然,「免費公交」是種「累退式福利」,收入與受惠程度呈反比例,依賴「公交」的窮人肯定獲益最多,較多自駕的富人相對獲益最少,情況就如上述數目所示。換言之,這是較好的福利設計。可是,要將目前843億元的社福開支大增三成之多,來單單用諸交通一項,比例上又會否嚴重過多?
 
  的確,愛沙尼亞等國成功透過「免費公交」來減少車流,換轉香港的話又能否發揮同樣功能?其實,要引渡市民由「私交」轉投「公交」,關鍵在於擴闊兩者差距:一方面,將「公交」的費用以至行車需要,調整到盡可能地少;另一方面,將「私交」的費用和行車需時,調整到盡可能地多。其中,將「公交」免費化,正是令費用下調至零的做法;此外,在馬路上增設巴士專線之類,也可減省行車時間。至於,將「私交」成本抬高,由大徵油稅、牌費等,到提高停車場泊位費用,以至引入道路收費系統等,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減費往往贏來掌聲,相反人們卻易逢加必反。對香港而言,路少車多的問題一直為人詬病,尤其近年車輛數目的增幅遠遠多於路面長度,塞車情況難免愈來愈嚴重。有鑒於此,為了遏抑車輛數目持續上升,不論是調高油稅、調高牌費,抑或透過減少車位供應來抬高停車費用,無疑是以價格來調整供求的不二法門,惟做法也肯定惹來坊間大力反對。君不見,由議員到官員,都似在推動增加停車位數目嗎?對有車一族來說(包括議員和官員),這必然是好事;但對無車及整體交通而言,則絕對是壞事,因為這變相鼓勵了「私交」,也變相加大了路面負荷。可見,這跟紓緩馬路擠塞問題背道而馳。
 
  免費公交或本大利小
 
  再者,香港有否需要實行「免費公交」?「免費公交」無疑有效鼓勵市民放棄「私交」,不過,相關效益未必如想像般多。如前所述,在香港使用「私交」的成本極高,使用「公交」本已存在極大誘因,兩者之間的鴻溝實難言小;因此,進一步將「公交」免費化,恐不能夠產生更進一步的鼓勵作用,尤其是香港最貧窮的四分之一人口,其「公交」開支亦僅佔總開支約5%。簡言之,要政府每年大花240億元,或許是個「本大利小」的差劣投資。
 
  說到底,不同地方有不同交通模式,他山之石未必能夠攻玉,全盤西化亦不必然是最佳出路,情況就似「共享單車」之類在港難以普及般。至於香港,與其進一步將「公交」費用壓低,不如反過來提高「私交」成本,似乎這才是我們的答案。
[责任编辑:李振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