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周记】利率倒掛引發幣策寬鬆憧憬

2019-07-08
来源:香港商报

   中美貿易爭端按下暫停鍵,市場緊繃的氣氛得以緩和。雖然最終協議能否達成仍具不確定性,但在全球央行鴿派的貨幣政策導向下,市場走勢趨於樂觀。

  保6無虞 謹慎加碼刺激

  內地包商銀行被人行接管餘波未止,內銀惜貸情緒加重,人行近期向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以支持農商行系銀行放貸,卻導致上周罕見地出現了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低於人行超額準備金率的情況。上周四,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下跌至0.884%,這是自2009年4月以來的最低點。也就是說,內地短期借款成本降至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而三個月期貸款利率也在過去兩周下跌約0.3個百分點,至2.627%,為2010年末以來最低水平。利率倒掛引發市場有關人行或減息以刺激經濟的憧憬,對此市場與學界仍然存在分歧。

  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認為,中美元首會晤達成共識,向全球市場發出積極信號,消除了中國經濟下半年面臨的一大不確定性。加之目前已經出台的貨幣政策、財政及其他政策,中國經濟增長全年保持在6%以上,失業率維持在5.5%以下無虞,因此沒必要再動用更大的刺激政策。

  也有不少經濟學家對重新啟動的中美貿易談判於年底前達成協議持審慎樂觀態度,前途光明、道路崎嶇,需要未雨綢繆。

  今年6月,在中美貿易談判僵持背景下,人行行長易綱談到,如果中美貿易戰進一步升級,中國宏觀經濟政策上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助力中國經濟保持平穩。易行長此番話,為市場留下貨幣政策或可進一步放鬆的想像空間。6月中旬,美聯儲議息會議由鷹轉鴿,釋放下半年可能降息的信號,市場認為這為中國放寬貨幣政策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時機。但目前看來,人行對此仍保持相當謹慎的態度。

  人行的審慎不無道理:中國經濟的宏觀槓桿率已經高企,目前政策基調還是降槓桿,至少是穩槓桿,而不是加槓桿。美聯儲可能進行的降息,固然為中國貨幣政策適度寬鬆創造了一定的空間,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如果幣策過於寬鬆,必然會對人民幣匯率帶來較大的下行壓力。人行參事盛松成就強調,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非常重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而非固定,對中國經濟有利而無害。從這個角度來看,放鬆貨幣政策人行會慎之又慎,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出手。

  流動性偏鬆 實體仍飢渴

  眼下,中美貿易談判已經重啟,短期內觸發爭端的可能性較小,人行並無迫切的減息壓力。在此情況下穩經濟,人行或有可能出台更具針對性的定向寬鬆政策,而不可能走向全面寬鬆。面對美聯儲可能到來的減息動作,人行料會繼續採用「麻辣粉」中期借貸便利(MLF)或「酸辣粉」常備借貸便利(SLF)方式,也可能降低中短期的公開市場利率,來提升銀行放貸意願,以定向支持實體經濟。

  過去每每以降息、信貸投入等手段向市場釋放流動性,貨幣之水都未能流向決策層意向中的目的地,而是轉彎抹角最後都流向股市和樓市等行業,實體經濟仍顯飢渴。因此人行更願採取定向輸送的方式釋放流動性。但這樣又帶來另一個弊端,這種非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方式,可能不能真正匹配市場的資金端與需求端,最終落得銀行、市場兩不情願。因此,從制度上監管,而不是政策上攤派,可能是更為根本的解決之策。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現時流動性已很寬鬆,但流到實體經濟中的資金並不理想,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約。在這種情況下,考核政策對銀行體系應有一些明確的指標,比如需要考慮銀行對部分領域的風險偏好是否需要調整。此外,除了商業銀行信貸,還要發展非銀信貸的一系列融資,從根本上改善實體的融資環境。

  香港商報記者 李穎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