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面臨困境。
近期香港經濟壞消息頻傳,特首在記招會上更有驚嚇性透露:最新數據顯示經濟下行甚速,比沙士及金融海嘯時期形勢更為嚴峻。對此,務必更深入探討,並盡早尋求對策。
經濟表現欠佳首先反映於自去年後段起GDP增長大降,並持續至今年上半年:次季只增長0.6%與首季持平,按季比增長竟為負0.3%。由於展望前景更差,故第三季同比增長可能由升轉跌,季比更將連續兩季負增長而進入技術性衰退。除GDP增長進入下降軌外,多個行業最近都顯露嚴重失速,旅遊、酒店、零售等更首當其衝表現最差。顯然近兩月的政局動蕩影響已清楚浮現。
金融環境惡劣 貿易戰風險高
事實上,香港經濟目前正受到多重打擊疊加,主要是「三座大山」帶來的巨大下行壓力:環球經濟金融狀況、中美貿易戰新冷戰和本港政治動亂。此乃回歸後未見的,特別是後兩項乃全新事物。回歸後曾遇上亞洲金融風暴及環球金融海嘯兩大衝擊,但當時形勢相比今天卻好得多,香港只是受外來因素所累,更沒有上述後兩項的重壓。以下對「三座大山」作一概述。
國際財經金融環境近年早有不少問題,歐美日等核心發達地區及多個新興陣營主要國家都各有嚴重政經困擾,中國經濟也在放慢中。這乃金融海嘯時也未見的差劣狀況,令一些西方智囊曾多次發出「完美風暴」警告。現時還有特朗普不斷添煩添亂,一面迫聯儲局減息發動貨幣戰,另一面反全球化對多國發動貿易戰,令環球風險更高。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外圍震蕩會直接快速地傳來。
中美經貿戰最近不斷升級,能否重開談判也不明朗。特朗普加徵3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入口關稅,表示關稅戰幾已全面覆蓋美國自華入口,而中國仍待宣布反制方案。特朗普又宣布中國操縱匯率而開啟貨幣戰,且有可能走向金融戰,對此任志剛已發出預警。貿易戰可重創香港的國際航運及商業中心角色,波及運輸物流、商業服務業及港口機場等多種業務。貨幣金融戰則會損及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更可危害其金融體系、機構以至聯匯機制。
政局動蕩破壞大
香港本身的政局動蕩將直接影響各行各業,旅遊、零售等更首當其衝,並通過打擊消費、投資信心而影響整體經濟表現。如果亂局持續,還將打擊香港的國際中心地位,並損蝕經多年建立起來的管理管治基礎,而這些「軟件」受損,遺禍更大,也更難復元。總之動蕩時間日久,損害將累積更多,也帶來更多不可逆破壞(irreversible damage)。此外,動蕩事件更令香港捲入了中美鬥爭的漩渦。中央指責美英等為推動亂局的幕後黑手,最近駐港外交專員還就美領館人員與反對派人士接觸進行交涉。這便正式啟動了中美圍繞香港事務的外交戰,也正式確立了香港成為中美鬥爭的平臺之一,最終可能引致美國不承認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和改變對港政策。這將影響港美關係及香港的國際中心及內地開放中介等角色。
三山疊加後果嚴重
還須注意的是:一、以上「三座大山」各自的衝擊力都很大,三者疊加,其效果實難以想像。二、三種壓力的發揮還只在初步階段,今後還會逐步加強。外圍環境會持續惡化,美國經濟轉入下行周期和英國無協議脫歐等因素,更可能引致突變及危機爆發。中美經貿戰難免深化:互相報復將帶來惡性循環。香港政局動蕩及中美涉港鬥爭剛開始,只浮出很初步效果,擴展空間很多。
總之,三山齊壓前所未見,壓力日大,後果堪虞。政府會出臺一些紓困措施,但必須了解:一、頭兩座大山的問題非本港可控制者而只能接受及應變,但第三座則必須全力應對,首先是出臺有效措施加快止暴制亂。二、紓困措施最多只能起到一點治標作用,當局還須有更長遠的策略,並從根本層面着力,使能提振當前信心,又可助日後復元。凌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