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製招牌 香港情懷

2019-11-05
来源:香港商報

  招牌林立的街道是香港特色風景,霓虹燈、白底紅字等商號招牌,讓本地人、遊客留下深刻印象,更吸引不少電影製作人在香港取景。隨着城市不斷發展,招牌製作數碼化,卻比昔日的手製招牌少了一份美感。手製招牌老字號「耀華製作室」創辦人李威、李健明父子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招牌用料的更改,商戶類型的變換,不但代表着市民生活的變化,更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這種舊式髮廊招牌今日在香港難得一見。(受訪者提供)

  昔日網絡未完善,智能手機地圖未普及,若要找某一間商舖,從遠處就能看到的巨型招牌,就像是一盞明燈,引領你到達想找的地方。細看招牌,會發現它們像是隨意掛在大廈外牆或商舖門上,密麻麻雜亂無章,卻形成一種亂中有序的城市風貌,有些招牌甚至已經存在了幾十年。

  以往的商戶招牌均由人手製作,年逾80的李威,30歲入行,擁有半世紀製作招牌的經驗,除一手創辦「耀華製作室」,更將手藝傳授兒子李健明,兩父子製作過的招牌不計其數,見證了香港招牌業的變遷。李健明向記者表示:「招牌的種類五花八門,以往的招牌甚至是奇形怪狀的。若從字型區分,有手繪字、噴漆字等,若從物料來區分,常見的有木造、膠片、光管、鐵箱等。」李健明續指,招牌顯示了一間店舖的所在地,最原始的是,就這樣把商號寫在牆上,他認為也是招牌的一種。李健明自小在招牌店長大,隨後選擇子承父業,1996年入行,一做就是廿多年。

昔日招牌有各種形狀。包括李威製作的魚形食肆招牌。(受訪者提供)

李威(左)與兒子李建明(右)展示霓虹燈招牌(左)及現時更流行的LED招牌(右)。

  招牌反映社會繁榮

  李威憶述,60年代入行時,做得最多的是霓虹燈招牌:「霓虹燈在上世紀50年代由外國引入香港,製作霓虹燈很辛苦,需要爬高爬低修理。以前香港很多巨型霓虹燈招牌,包括酒家、國貨公司,不少夜總會的霓虹燈招牌更是香港的『名牌』。」根據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資料顯示,上世紀60、70年代政府推出大量支持工業的措施,當時香港經濟蓬勃發展,市民消費能力增強,各種新式商舖湧現,街上的招牌越掛越多,閃閃生光的霓虹燈招牌,點亮了昔日香港的夜生活,象徵當時商業和娛樂事業的繁榮景象。

  隨著社會進步,招牌物料也慢慢改變,由於製作霓虹燈的危險性高,行內人逐漸改以膠片製作招牌,除了安裝較容易,也免除了觸電的危險。李威回憶道:「當時以街坊小店生意為主,一日可以接幾張膠片招牌訂單。以前的客人,要求招牌要夠搶眼,因為是小店,身處環境密集的街道,所以招牌字要做大、筆畫要粗,顏色鮮艷,從遠處就能看見。」因應這些要求,誕生了最具香港本土特色的白底紅字招牌,紅色字有好兆頭寓意,商人比較喜歡,亦有不少招牌是白底黑字,多數是診所、化驗所之類的樓上舖。膠片另一好處,是價格比霓虹燈更相宜,且易保養。李威補充:「手造招牌按字體的每吋高度收費。燈箱招牌則是按光管數量計算。每支約100港元,燈箱越大便越貴。」

  近年越來越多小店結業,連鎖食肆、商舖越開越多,大集團有自己指定的廣告團隊及招牌供應商,加上近年創業開小店的人少了,手製招牌業的經營環境比之前嚴峻,但李健明卻不怕被淘汰:「現時仍有街坊小店生意可做,我們亦慢慢將重心轉移,與裝修公司合作,製作電腦噴畫、告示牌、廣告招牌等,我相信這行業在香港仍有生存空間。」

  不完美的魅力

  當生活中很多事物也被機械化、數碼化之後,有人又要求返璞歸真,追求人手製作的東西,有機食物、手工啤酒、手製日用品又再「馨香」起來,那麼手製招牌的生意是否因而受惠?李健明語帶否定:「通常客人都很尊重手製招牌,不過,做出來後卻未必真正欣賞。」他解釋,曾有客人要求手製招牌,完成後對方將其中兩個相同的字對比,發現外觀略有不同,因而大失所望。李健明表示,不少人也受電腦造字、雷射切割等機械影響,認為手造招牌也能造出同一個字一模一樣的效果。「客人並不太了解,人手製作不是完美的,但那正正是魅力所在。」 

李健明即席為《香港商報》製作招牌,首先於電腦選定字型,接著在膠片上貼上字稿。

用鑽在膠片字上鑽孔,再以線鋸機以人手操作方式鎅出字型。

最後將鎅出的字型黏貼在另一塊磨成圓角的膠片上即告完成。

  招牌說出的時代故事

  在李威眼中,不論招牌造價平或貴,都是一間店舖的「鎮店之寶」,既能供客人辨識,也可世代相傳,日子久了,就形成建立了商號聲譽的「金漆招牌」。李健明接?說:「上環海味街的海味店內,大多掛了祖傳招牌,被視為家傳之寶。」這些「金漆招牌」的字體多為銅造,閃耀金光,但容易氧化變黑,保養困難,因此,舊時店員會不時用「省銅水」「省靚招牌」。「昔日金舖、當舖等比較愛用銅製招牌,除因為金色字有貴氣,金屬反光也有種特別視覺效果,亦跟行業性質有關聯。」

  招牌業興盛的時期是上世紀80、90年代,當時不少製衣廠委託李威製作招牌。李威笑言:「當年製衣廠開得成行成市,忙得不可開交。」香港製衣業盛行於70至90年代初,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服裝製品業的就業人數最高峰時期有近30萬人,佔當時200萬勞動人口超過一成。李健明補充:「當年客人多是經營小型製衣廠,幾乎人人也製衣,足以反映製衣業是何等蓬勃。」90年代開始,製衣廠北上遷移,本地製衣業衰落,加上各種製造招牌的機器流行,電腦及噴畫技術亦取代了人手,令手製招牌業也跟隨走下坡。

今時今日在新浦港一帶,仍可見到李威父子的作品。(李靜儀攝)

  金漆招牌買少見少

 

  李健明慨歎,以往客人對招牌珍而重之,但現時不少店舖都以短租形式經營,又或因租金越加越高,最終商戶無奈結業,招牌被新租戶拆走。李健明坦言,短租客也有需要造招牌,但已不再講究用料及設計意念:「客人趨向製造簡單的招牌,如帆布橫額。然而帆布經歷日曬雨淋,很快就會脫色或破損,美感欠奉。」今時今日的「金招牌」更多是用膠料製成,現代人講求快捷及效率,不會花時間於保養上,加上傳統金舖、當舖買少見少,街上的「金漆招牌」已難得一見。

  寫字佬與招牌佬 唇齒相依

  一塊招牌的「字體」是靈魂所在,在沒有電腦的年代,想造好招牌的字體,必須找俗稱「寫字佬」的寫字匠幫忙。「以往想得到字體有幾個方法,其中一個是用毛筆寫字。不同的『寫字佬』寫字風格不盡相同。」當時與李氏父子合作的是一位名叫李漢的寫字匠,「起初是單純的生意關係,後來父親與他越談越投契,加上同姓三分親,慢慢成為好友,甚至寫字也免費。」李健明表示,李漢不但不收費,更有系統地寫了不少字送給兩父子,「李伯伯退休之際,招牌製作還未完全電腦化,他擔心沒有人給我們寫字,主動寫了不少字留給我們。」李健明邊說邊拿出其中一疊楷書字體,介紹這款被他稱為「李漢港楷」的字體:「『楷』指楷書,『港』指香港。李漢的字比較粗且有氣勢。」說這些字體為書法藝術,其實也不為過。

李健明向記者介紹李漢港楷,雖然字稿已泛黃,仍可見昔日招牌字多於食肆有關。

 

  李健明坦言不想辜負李漢對父親的心意,遂逐個字掃描重建,將原稿轉為電腦字體,現時電腦字庫內有逾7000個「李漢港楷」,用現代科技延續「招牌寫字文化」。

  博物館內看招牌

舊式招牌日後或只能以展覽方式呈現。

  招牌滿街亂掛,有人視為城市特色,也有認為是影響市容。屋宇署2010年12月31日起全面實施「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將不合規格的招牌拆除。部分拆除的招牌原來被運到了西九文化區視覺文化M+博物館,博物館現正建立霓虹招牌的館藏,他日有望展出,如別具特色的森美餐廳「霓虹牛」、「雞記麻雀館」的「霓虹公雞」等,相信「老香港」會對這些招牌有所認識。博物館數年前曾推出首個以霓虹招牌為主題的網上互動展覽,並邀請市民上載昔日霓虹照片至網站。翻看這些舊招牌的文字風格、載體、製作工藝,都蘊藏本土設計美學,反映了這個城市的人文精神與歷史文化。

 

  舊式招牌逐一消失,難道以後只能在網站或博物館才可看見招牌?李健明卻不以為然:「約100年前,香港的招牌多是豎掛的,甚至豎立在行人路的牆上,阻礙人們走路。當時政府取締了豎掛招牌,卻又衍生出橫伸招牌。若他日橫伸招牌也消失,招牌或會以另一種形態呈現。」昔日的商戶招牌,由霓虹燈、膠片、帆布橫幅、噴畫,到今日的LED燈箱,這些演變過程,就恍如社會變遷的縮影,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舊日滿街的糧油舖、士多、小型工廠,逐步變成便利店、銀行、智能產品店,舊物消失誠然可惜,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另一種更有價值的新事物。傳統招牌是否還有存在價值,要思考的空間,其實並不如想像般大。

[责任编辑:董岳昕]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