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密集答復罕見病提案,下一步繼續將孤兒藥納入醫保

2020-01-06
來源:八點健聞

  摘要: 2018年以來,罕見病治療進入政策支持的快速通道,診斷、新藥審批、醫保各種政策密集推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9年12月下旬,國家醫保局官網密集發布針對“兩會”期間政協委員提案的答復,其中4個針對罕見病。

  加上12月3日的兩個答復,在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國家醫保局一共6次發布針對罕見病提案的答復。

  這些答復,大多由國家醫保局“經商國家衛健委、藥監局、財政部”後做出,針對提案中成立“國家罕見病專項基金”、發行“罕見病救助彩票”的建議,答復中使用了“不宜”的措辭。但醫保局也提出,下一步將繼續推動罕見病藥物納入醫保,並積極研究罕見病創新保障模式。

  

國家醫保局密集答復罕見病提案,下一步繼續將孤兒藥納入醫保

  罕見病,是指發病率極低、患病總人數很少、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又叫孤兒病。在美國,具體定義為患病人數低于20萬人的疾病或者患病率在1/1500的疾病。

國家醫保局密集答復罕見病提案,下一步繼續將孤兒藥納入醫保

  預防、診斷、治療罕見病的藥物,就叫孤兒藥。全世界已知的罕見病約有7000種,其中只有約6%的疾病有藥可治。

  中國有2000萬左右罕見病人。最近兩年,中國社會和政府對罕見病的關注在加速。

  2018年5月,國家發布《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納入121種罕見病,大約影響300萬名患者。截至2018年12月,其中74種在美國或歐盟、日本等地有162種治療藥品。當中只有83種在中國上市,可治療53種罕見病,其中29種藥品被納入醫保,涉及18種罕見病。

  2019年,NMPA(國家藥監局)新批准8款孤兒藥,用于治療8種罕見病,其中6種為《第一批罕見病目錄》所收錄。醫保目錄則新增12款孤兒藥。另外,為解決罕見病的確診難題,國家衛健委發布了《罕見病診療指南(2019年版)》。

國家醫保局密集答復罕見病提案,下一步繼續將孤兒藥納入醫保

  卓有成效,但是,要解決患者的確診難、無藥可治、買不起藥等難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每一個患者都有常人無法想象的傷痛

  2014年,一場“冰桶挑戰”,讓漸凍症走進了大眾視野,這就是一種罕見病,患者被叫作“漸凍人”,霍金是患者之一。

  除了“漸凍人”,我們還會聽到“玻璃人”、“熊貓寶寶”、“瓷娃娃”、“媽媽肩上的孩子”、“不食煙火兒童”、“牽線木偶人”……

  這些聽起來很有詩意的詞語,分別對應着血友病患者、戈謝病患者、成骨不全症患者、龐貝病患者、苯丙酮尿症患者、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可能我們聞所未聞的罕見病,而每一個患者都有着常人無法想象的傷痛。

  2019年12月20日,NMPA宣布批准治療法布雷病(α-半乳糖苷酶A缺乏)的法布贊(注射用阿加糖酶β)上市,這是國內首個獲批的法布雷病特效藥。法布贊(Fabrazyme)由賽諾菲子公司Genzyme研發,2001年在歐洲上市,2003年在美國上市。

國家醫保局密集答復罕見病提案,下一步繼續將孤兒藥納入醫保

  2019年11月5日,進博會賽諾菲罕見病新藥展台

  根據報道,法布雷病是一種X染色體伴性遺傳的溶酶體貯積病,患者常常出現如手腳燒灼般的疼痛,短則持續數分鐘,長則數日之久,有時反復出現,嚴重時無法正常生活,並對腎、心脏、腦、神經等各器官產生嚴重損害造成病變,如得不到有效治療將嚴重威脅生命。男性患者平均生存期較對照人群縮短20年,女性患者則縮短約10年。

  中國目前大約有300多名法布雷病確診患者。一位叫小剛的患者在報道中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從小不會出汗,手指、腳趾莫名疼痛,疼的生不如死。”

  “之前的十幾年,爸媽陪我跑遍省里大小醫院的各個科室,都不知道我這是什麼疾病。多少種藥品吃了一個又一個療程,效果甚微。難以忍受的病痛迫使我不停的就診問醫,尋找治療的希望。直到今年,圍繞新出現的腎病的檢查、確診、穿刺,最後通過專家會診被確診為法布雷病。但是,醫生卻告訴我,法布雷病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疾病,國外有藥而國內無藥可治。那時候,感覺自己的人生陷入灰暗,每天徹夜難眠。”

  “由于累及多個器官,臨床表現多樣,導致患者散布在許多科室,特別是兒科、神經科、腎脏科、風濕免疫科、消化科、皮膚科和心脏科,一種罕見病分散在這麼多科室,導致其診斷非常困難,往往從發病到確診時間需要十多年。”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袁云教授說。

  確診難、沒有藥,是罕見病患者的最初兩大痛點。

  新藥上市後,昂貴的價格又稱為另一道擺在患者面前的難題。法布贊在中國的價格還沒公布,在美國,一年費用是20萬美元。

  今年8月,健聞報道過一位剛出生45天的女孩,她是I型SMA(脊髓性肌萎縮症)患者,如果不用藥,很可能在2歲前去世。而能夠治療她的新特效藥,一針需要70萬人民币左右。

  從藥企角度來說,研發新藥投入巨額資金,罕見病患者數量少,如果單價不高,就可能虧損,而一旦藥企失去研發新藥的動力,那更多患者仍將無藥可救。

  可是對于大多數患者個體,如果沒有其他救助體系,高額的費用將讓他們絕望。

  根據中國罕見病聯盟、北京協和醫院發起的2019中國罕見病患者綜合社會調查,12601個有效回答里,只有不到三分之二(63.2%)的患者目前正在接受治療。停止治療的受訪者中,有超過40%的人表示是因為“醫療費用太高,無法負擔”而停止治療的。

  受訪患者2018年的醫療費用支出大約是人均6.75萬元,其中完全自費金額5.79萬元;成年患者的醫療自費支出平均為5.05萬元,佔成年患者家庭年收入的57.2%;未成年患者的醫療支出平均為6.52萬元,佔家庭年收入的72.2%。

  另外,罕見病對于患者就業和就學的影響很大,受訪患者中未就業的人數共計3277人,超過90%以上的未就業患者表示,罕見病是導致他們未能就業或者停薪留職的原因。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罕見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遠低于普通人群。

  政策支持進入快速通道,探索罕見病用藥保障新機制

  在罕見病藥物研發領域,美國一直佔據主導地位。1983年美國出台《孤兒藥法案》,這意味着在美國,一個新藥一旦獲得FDA孤兒藥資格認定,在申請上市時可以享受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包括7年研發市場獨佔,課稅扣除標准減半,補助金,上市申請快速通道等等。

  2018年,全球罕見病市場規模為1310億美元,據醫藥市場調研機構EvaluatePharma預測,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2420億美元,佔全球處方藥銷售額的五分之一。

  在中國,2018年以前沒有一個被廣泛承認的罕見病定義,給罕見病治療带來了極大的障礙。

  2018年5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5部門聯合發布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將血友病、白化病、肌萎縮側索硬化、戈謝病、法布雷病等121種疾病納入該目錄。

  這被認為是罕見病治療中最為重要的政策節點之一,代表着國家層面對罕見病防治工作的推動有了實質性進展。

  之後,政策推進到了一個快速通道。

  2018年11月,國家藥監局會同衛生健康委遴選並公布了第一批《臨床急需境外上市新藥品種名單》,共計48品種,其中包括20個罕見病藥物。

  2019年2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明確指出要保障2000多萬罕見病患者用藥,對罕見病藥品給予增值稅優惠。

  2月,國家衛健委宣布建立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2月27日,《罕見病診療指南(2019年版)》發布,對121種罕見病詳細闡述了定義、病因和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並在每一種罕見病的最後提出了診療流程。

  8月26日,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表決通過,並于2019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第九十六條提出:“國家鼓勵短缺藥品的研制和生產,對臨床急需的短缺藥品、防治重大傳染病和罕見病等疾病的新藥予以優先審評審批(第九十六條)”。

  2019年中國新批准8款罕見病藥物,用于治療8種罕見病,其中6種為《第一批罕見病目錄》所收錄疾病。

  上面這些政策希望解決的是確診難、無藥可治的痛點,而要解決患者的支付難題,還需要醫保支持。

  8月20日,2019版國家醫保常規目錄亮相,目前在國內已獲批上市的55種罕見病用藥中,已有32種被納入目錄,適用于19種罕見病,其中2019年新准入目錄的有5種,適用于原發性肉堿缺乏症、早發帕金森病等。11月,醫保談判目錄中,又有7種談判成功。

國家醫保局密集答復罕見病提案,下一步繼續將孤兒藥納入醫保

  2019年兩會期間,很多政協委員圍繞罕見病用藥保障進行提案,最近這幾天國家醫保局密集發布的,就是針對這些提案的答復。

  對于“不宜”成立“國家罕見病專項基金”、發行“罕見病救助彩票”的答復,醫保局的解釋是:“現行制度已將部分罕見病藥品納入了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並為罕見病患者提供了醫療救助方面的解決渠道”。

  不過,答復中提出,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結合參保人用藥需求、醫保籌資能力等因素,通過嚴格的專家評審,逐步將療效確切、醫保基金能夠承擔的罕見病藥物納入醫保支付范圍”。並“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對罕見病創新保障模式的可行性開展研究,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逐步提高罕見病患者的保障水平”。

  2019年10月19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李滔,在中國罕見病大會上表示,“我們現在也在考慮,在現有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以外,正在研究探索罕見病用藥保障的新機制、進一步提升罕見病保障水平的可行路徑……同時將在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政策上,進一步向罕見病患者傾斜。”

[責任編輯:董岳昕]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