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連日瘋狂,戛然而止。
投資界消息,截止周三收盤,特斯拉股價下跌17.18%至734.7美元,目前市值為1324.26億美元。盤中一度下跌超過20%,一改連日來的狂飆。
相較前一天,特斯拉的市值縮水了近275億美元。而作為國內造車新勢力的蔚來汽車,目前市值為46.13億美元,這意味着僅僅一天特斯拉就快跌掉了近6個蔚來。
盡管市值暴跌,但並不妨礙人們對于特斯拉的長期看好。
在理想汽車CEO李想看來,特斯拉和傳統汽車巨頭之間,代表的是數字時代企業和工業時代企業之間的對決。他指出,當出現生產力維度差異的時候,永遠投資高一個維度中最靠譜的那個創始人,哪怕這個企業看着還很弱小。
大眾CEO赫伯特·迪斯近期也坦言,“屬于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而數日前馬斯克也在社交網絡上轉發一張耐人尋味的圖片,似乎宣告物種更替開始了。
一夜消失275億美元市值,特斯拉終于停下瘋狂的腳步
回顧最近幾日,特斯拉股價的暴漲令人咂舌。
僅在6個交易日內,特斯拉市值就上漲了約600億美金。尤其是剛過去的2月3日和2月4日,特斯拉兩天時間內飆升了近34%,甚至2月4日股價一度沖擊969美元,逼近1000美元大關。
隨着股價的暴漲,特斯拉的市值早已甩開了大眾、通用、福特等絕大部分傳統汽車巨頭,成為世界第二大車企,目前僅僅落後于豐田。
同時,埃隆·馬斯克身價暴漲到431億美元(3005億人民币),殺入福布斯富豪榜總榜前20,逼近中國的兩大富豪馬化騰和馬云。
市場之所以如此瘋狂,直接推動因素是1月29日盤後,特斯拉披露了一份全面超出市場預期的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
在這份財報中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共計生產汽車10.49萬輛,環比增加9.1%,交付汽車11.21萬輛,環比增長15.2%,創出單季度最高記錄。更令人意外的是,特斯拉不但在過去的2個季度均實現了盈利,第四季度的歸母淨利潤達3.86億美元,明顯好于市場一致預期。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遠高于傳統車企的毛利率,因此不少人都把特斯拉看作是汽車界的蘋果。
早在2017年,李想就在雪球上預言道,“特斯拉的市值在2020年百分之百可以達到1000億美金,最高看到2000億美金。”
但面對市場對特斯拉的狂熱,也有不少依然冷靜的觀點。小鵬汽車的創始人何小鵬在微博上稱,“自己也看不懂,沒有看到當前如此高估值的邏輯。“作為一個持有大量Tesla和少數幾家汽車股票的從業者,我一直堅持認為,十年內,智能汽車會有多家市值在1000億~1000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但汽車和手機差異巨大,很難形成巨大的贏者通吃和超高毛利,因此我暫時沒有看到當前如此高估值的邏輯。”
特斯拉過山車般的2019年,中國成了馬斯克的大救星
把時間線稍微拉長來看,在2019年年中的時候,特斯拉的股價曾一度只有不到180美元,市值甚至縮水到只有300多億美元。
用馬斯克的話說,那時候的他陷入了職業生涯以來最痛苦的至暗時刻。
一方面是陷入產能地獄的泥沼不能自拔,另一方面頻頻發生的自燃事件讓特斯拉成為眾矢之的。甚至,馬斯克在推特上跟大家說了聲早上好後,就宣布了要將特斯拉私有化的決定。
在當時看來,420美元的私有化價格無疑是天方夜譚。
而馬斯克對此的解釋是,因為他最近了解了這個數字在大麻文化中的重要性,並認為他的女朋友會覺得它很有趣,這無疑不是一個很好的理由。
如此荒誕的解釋,很多人都人都覺得馬斯克已經失控了。
但和那時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如今的馬斯克早已又恢復到了硅谷“鋼鐵俠”的意氣風發。相比現在的股價,馬斯克曾隨口一說的420美元依舊是太少了。
猶如坐過山車一般,2019年成了特斯拉一個神奇的轉折之年。也難怪2020年第一天,馬斯克就興奮的發布推特,“祝賀特斯拉和SpaceX度過很棒的2019年,期待‘史詩般’2020的到來。” 而這一切,離不開中國。
2019年1月10日,國家發改委頒布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正式實施,允許新能源汽車外企在華獨資設廠。當天,特斯拉就完成備案,在造車資質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此後,中國方面更是對特斯拉一路大開綠燈。僅僅357天的時間,一座超級工廠不但拔地而起,而且已經生產出了1000輛Model 3,這樣一個制造業的奇跡令人驚歎。在國產特斯拉Model 3 的交付儀式上,馬斯克興奮的跳起了舞,並表示,“未來Model Y以及特斯拉推出的其他車型都將在中國生產,中國將是特斯拉在全球重要的生產基地,全球都將開上中國制造的特斯拉。” 初具規模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目前年產能約為15萬輛,極大地解決了特斯拉產能問題。
不僅是是產能,中國的汽車市場馬斯克同樣也垂涎已久。為了迎合中國市場的消費者,特斯拉不僅把國產版車尾的logo改成了中文“特斯拉”,還在OTA升級後的特斯拉汽車內添加了打麻將、斗地主、玩升級,甚至在優酷和bilibili視頻上發送彈幕等功能。
傳統汽車時代結束了?眼下的特斯拉被視為當年的iPhone 4 引入特斯拉,對于特斯拉和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來說,顯然是一場雙贏。
“屬于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大眾CEO在近日的講話中感慨道,“我還記得我雇佣一些諾基亞員工的場景,我向他們問了數百個問題,讓他們解釋他們是怎麼在與蘋果的斗爭中落敗的。諾基亞當時的邏輯是:我們有43種不同的的手機,可以滿足不同的用戶,沒有人想要觸控屏。以及,你必須每天充一次iPhone,但諾基亞的電池可以堅持一周。諾基亞創造過多年的紀錄,但已經死了。” 同樣的,盡管在現在看來電動汽車仍有很多短板,依然阻擋不了電動汽車時代的到來。
隨着5G時代的到來,車聯網必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而智能汽車則是中國押注彎道超車的唯一機會。
其實,很早之前國家層面就開始對于新能源汽車補貼以推動產業發展,可結果並不如意。盡管補貼不少,但是新能源汽車產業不但發展的成效並不明顯,反倒是各家車廠的騙補手段不斷創新。
把特斯拉這條“鯰魚”放進中國市場,顯然很有必要。
其實,這樣的操作也並不是第一次了。還記得當年蘋果進入中國前國產手機品牌的狀況麼?
蘋果進入中國之前國內雖然也有波導、夏新國產手機品牌,但由于缺少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產業鏈,無一不是“曇花一現”。蘋果進入中國後,給國產的手機產業鏈带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而這些產業鏈的成熟不但成就了中國手機廠商成為世界級品牌的基礎,同時也讓中國的移動互聯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近日,伴隨着特斯拉股價狂飆的,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受益個股紛紛拉漲,甚至連續幾日漲停。 尤其是作為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之一,寧德時代連續兩日漲停,市值突破3600億,成為新“創業板一哥”。
微博上有人評論道:“特斯拉點燃了寧德時代,寧德時代點燃了比亞迪,更點燃了科創板。“ 不管未來是否真能成為汽車界的蘋果,但毫無疑問,特斯拉給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带來了復制蘋果黃金十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