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英国路透社4月21日文章,原题:中国广发消费券恢复零售业,但很多人只是用来买必需品
中国正发放数十亿元的购物券以支持遭受疫情打击的零售商,但大量的消费券最终用在了从超市里购买生活必需品,几乎看不到对餐饮、旅游和大件商品开支的推动作用。
“大量消费券被花在了生活必需品上”,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张启迪(音)说。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音)说,作为一种短期解决方案,消费券可能会刺激消费者购物,但“如果消费券价值较小,就不要指望它们成为消费的主要驱动力”。
28岁的杭州房地产中介温妮·杜本月收到了5张超市消费券,每张价值10元。她用这些消费券购买了洗发水、护手霜和牙膏。(作者托尼・门罗等)
美国彭博社4月20日文章,原题:报复性消费不是中国菜单上的一道菜
中国高端消费者不会“报复性消费”,他们只是将对奢侈品的喜爱带回了国内。
LVMH集团、爱马仕等公司门店在华销售量激增,激发了人们的乐观情绪:随着封锁措施的解除,消费需求将会快速恢复。然而,中国消费者看来只是在境内而不是在香港、巴黎或者米兰购买鳄鱼皮手提包和镶钻腕表。疫情期间的旅行限制仅仅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部分原因,在中国税率变化的驱动下,这一趋势早在疫情暴发之前就已经存在。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一项调查,大多数中国人不打算增加在高端商品上的支出。在接受调查的2000名消费者当中,有29%的人说他们下个月在奢侈品上的花费会比本月少,40%的人说他们在食品杂货上会花得更多。(作者尼莎·高普兰,陈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