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香港疫情變化出現不好苗頭:近日本地不明源頭確診個案有增加趨勢,意味着社區可能潛藏多條隱形傳播鏈,這是一個危險的警號,專家提醒謹防第四波疫情爆發,非誇大其辭。政府必須當機立斷,加速追蹤緊密接觸者,盡快切斷病毒傳播鏈,防止疫情反彈,否則香港又將陷入新一輪艱苦防疫戰。同時,大家亦應思考,經歷數波反覆,市民陷入「抗疫疲勞」,經濟和社會復常遙遙無期,這樣的日子究竟還要持續多久?長痛不如短痛,香港控疫應痛下決心,明確清零目標,社會各界更要凝聚共識,與特區政府齊心協力,達成目標,為經濟重啟、生活恢復正常踏出關鍵一步。
第三波疫情雖然一度緩和,但危機未除。10月1日至7日,香港共發現12宗不明源頭本地病例,佔所有本地病例48%,而在9月23日至30日的7天內,香港僅有一宗不明源頭本地病例,佔所有本地病例9%。說明社區傳播鏈依然存在,疫情有死灰復燃迹象。尤其令人擔心的是,無源頭個案分別來自「酒吧群組」、「藥房群組」、「學生群組」等,涵蓋多個行業和環境,如果不能快速切斷傳播鏈,遇上超級傳播事件疫情可能會急轉直下。
疫情出現反彈迹象,與社交限制措施放寬有關。港府力求在防疫抗疫與經濟民生之間取得平衡,早前基於第三波疫情放緩,適當調整防疫措施,可以理解。因應當前疫情發展形勢,政府已宣布維持上一輪社交距離防疫措施不變,包括食肆限制4人一枱,任何公眾地方禁止4人以上群組聚集,且須佩戴口罩等,而當務之急,還是要加速追蹤緊密接觸者,並繼續擴大檢測範圍,盡快截斷所有傳播鏈。同時,市民防疫意識不能鬆懈,要做好防護,盡量避免人群聚集和封閉場所。惟在節假日期間,仍可看到違反限聚令的人群集會活動,甚至爆出一名網紅邀逾20名朋友到酒店套房辦生日派對,遭勸阻後竟在網上埋怨「酒店嚴苛」的事件,這些行為極不負責。希望市民自律,政府也應加強相關執法。
隨着疫情的變化,港人的心理起起伏伏,都已經非常疲憊。巿民關心何時可以恢復正常生活、自由出行,經濟何時可以得到復蘇,但疫情始終不能斷尾,香港只會陷入「病例驟增時收緊政策,受控時適時放寬限制」的膠着,直到新冠疫苗面世。這並不是積極的抗疫策略,寄望於疫苗亦緩不濟急。本港因為疫情的反覆,一連串控疫措施一再調整,對經濟造成嚴重干擾與打擊,各行各業苦不堪言,打工仔被迫減薪、停薪,甚至失業,就算政府再怎麼加大援助措施,資源也不能無窮無盡消耗,重啟經濟當然要越快越好,而實現本地長期清零,則是關鍵一步。內地率先控制住疫情,國慶假期市場活躍,景區熙熙攘攘,消費紅紅火火,香港卻因為本地確診個案未「清零」,無法參與和分享,錯失提振經濟良機,帶來啟示。
把疫情控制在「低水平」而非「清零」,這樣做的社會成本其實更高。香港應明確以清零為目標,排除萬難,盡全力實現,才有條件跟周邊疫情受控的地區磋商恢復往來,助力經濟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