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港青北上 首站灣區

2020-11-28 02:17
來源:香港商報

 為鼓勵和支持青年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事業,施政報告提出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本地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昨表示,「內地專題實習計劃」亦將項目擴展到航天科技、生態、文化保育及考古研究等領域,「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提供騰訊、華為、大疆、螞蟻金服等世界級公司的實習崗位。可以看到,港青北上發展的機遇愈來愈多,而大灣區則是他們的首站台階。

 多一個選擇、多一條出路,肯定更好,更莫說北上大灣區是個好選擇、好出路。始終,香港市場比內地小太多,行業亦不夠百花齊放,莫說內地實習計劃所涵蓋的航天科技了,當中涉及的創科企業規模亦在港無出其右。加上內地疫下經濟反彈最快,長遠更蘊含無窮發展潛力,港青留在香港發展固然不錯,惟北上灣區亦可開創新的天地,這對個人擴闊視野、經驗累積,以至豐富人生等等皆有益處。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將提供2000個名額,涉及的1600個一般職位和400個創科職位,月薪分別至少有1.8萬元和2.6萬元,港府會分別補貼箇中1萬元和1.8萬元最多18個月。首先,對比浸大最新調查顯示,本港學士及碩士以上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約1.4萬元至1.7萬元,計劃中的月薪水平無疑極具吸引力。眾所周知,縱然北上發展前景較佳、晉升也肯定更快,惟普遍薪酬較香港低,卻容易使人卻步;現在,計劃正正針對打破相關芥蒂,北上待遇甚至更勝留港。而且,對僱主來說,在政府補貼後他們首18個月變相只需付出8000元月薪,即以內地薪酬水平就可聘到香港畢業生,市場定必歡迎之至。到18個月補貼期滿後,僱主既可繼續聘用相關港青,而港青在累積一定經驗後,也不愁在大灣區及全國各省市另謀高就,甚至乎,他們更可帶同北上經驗,回港或出國協助本地及其他海外企業進軍內地。事實上,除就業計劃、實習計劃外,施政報告還提出將加強支持港青在大灣區創業。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大灣區絕對是港青一個上好事業起點。惟不必諱言,不少港青沒有踏出北上一步,好大程度是基於對內地的不了解甚至誤解;然而,與其偏信二手資訊,何不親身透過計劃賺(身)價兼賺(見)識?不妨將今次計劃視為「高薪試工」--若然大灣區發展並不適合,18個月返港也無不可,工作履歷增加了灣區光環;反之,若然大灣區是宜業、宜居,甚至可以落地生根的,那麼踏出嘗試一步就更值得了。況且,隨着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等交通基建落成啟用,往返兩地已非常方便,譬如香港到廣州的高鐵車程只消48分鐘,堪稱比港九過海還要快;港青北上灣區發展,根本不愁想念在港親友,以至想念香港的一切。

 《香港商報》早前訪問了多位80後港青,他們北上的成功經驗便很值得借鏡:「我覺得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機遇。我們都是『大灣區人』,這麼多政策的助力,就看我們能不能好好把握。」在中央支持、港府助力之下,港青到大灣區發展的「時代機遇」無疑已降臨了。(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責任編輯:蔣璐]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