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教育部表態:發現一起 嚴處一起

2020-12-10 10:29
來源:香港商報網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第四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截至2019年底,中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8%,比2015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台賬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已經實現動態清零,為實現2020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截至2019年底,全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89.5%,比2015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

 今年,全國及各省份的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均能夠實現90%的普及目標。

    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有記者在发布会上問到,家長群的出現可以方便家校的溝通,同時也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一些困擾,最近各地也出台了相關的政策和措施,請問教育部如何看待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

    对此,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俞偉躍称,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這幾年,教育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的問題,像中發26號文件、減負三十條等等都有一些明確的要求。

 「目前,像遼寧、山西、長沙等地都陸續出台了關於規範作業管理的一些意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俞偉躍指出,下一步,將主要採取三個方面的舉措,來指導地方按照要求切實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第一、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像學校作業的常規管理、年級和班級的統籌、教師試做和面批講解、學生反饋和評估等等方面的機制。

 第二、提升作業的質量,主要是在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間的基礎上,優化作業的設計,創新作業的形式,強化實踐性的作業,積極探索彈性作業、跨學科的作業。我們也鼓勵各地系統化設計一整套符合學生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和學科特點的基礎性作業。

 第三、加強日常監管,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

 「但是,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並不意味着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沒有教育的責任了,家長也要在家裏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跟學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俞偉躍如是說。

[責任編輯:黃鶯]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