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朝陽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設工作協調小組的指導下,由北京市朝陽區聯合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共同主辦,論壇以「交匯·變革·再塑—新征程中文化發展理念創新與實踐探索」為主題,深入探討歷史交匯點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探索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
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出席活動並致辭,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北京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廣播電視局、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市文促中心、朝陽區委區政府、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等相關領導,中央黨校、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北京市社會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南京藝術學院、騰訊文旅產業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代表,萬達文化集團、四達時代集團、虎牙集團等國內知名企業家代表,郎園、E9區創新工場、掌閱、果殼網等駐區重點文化產業園區、企業負責人出席活動。
記者在本次論壇上獲悉,2014年,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採取部市戰略合作的方式,以北京CBD-定福莊一帶為核心承載區,共同推動建設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以下簡稱「文創實驗區」)。自2014年12月正式揭牌以來,在文化和旅遊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下,在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市委宣傳部等相關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朝陽區舉全區之力大力推進國家文創實驗區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北京市朝陽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黃曉偉主持論壇開幕式
據介紹,截至目前,朝陽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到6.8萬家,其中規模以上文化企業1999家,佔全市的38%,註冊企業數、規上企業數均居全市首位。2019年,朝陽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2703億元,2020年1-9月實現收入1461.8億元。2020年北京市首批認定98家市級園區,朝陽區有32家, 佔北京市的三分之一,居北京市首位,其中實驗區16家。2020年北京市認定的民營企業文化產業百強榜單中,朝陽區有28家。目前,在朝陽區匯聚了藍色光標等77家上市掛牌文化企業,聚集了阿里文娛等253家文化企業總部,其中外資文化總部企業127家,掌閱科技、華韻尚德等16家企業和10個項目被認定為2019-2020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分別佔北京市的40%和56%,成為全國文化品牌企業總部基地。
「十三五」期間,北京朝陽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構建文化產業領域的全面改革創新體系,政策環境不斷優化,金融服務創新升級,產業融合和協同創新發展深入推進,形成了一套可複製、能推廣的發展經驗,文化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效能顯著增強,服務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貢獻顯著提高,引領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作用顯著顯現,國際文化傳播交流的樞紐功能日益凸顯,成為引領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區,為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探索經驗。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副會長范周主持論壇
國家文創實驗區持續加大政策創新力度,出台促進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50條」,涵蓋品牌提升、信用體系、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旗艦企業、精品園區、文化貿易、風投獎勵、上市融資、四板獎勵、孵化創新、人才服務、知識產權、服務平台、文化保稅等十五個方面,同時注重撬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槓桿作用,合力發展文化產業,營造了良好的產業生態和發展氛圍,不斷激發文化企業的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累計支持620個優質企業(項目),涵蓋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各發展階段企業,支持金額約3.2億元,撬動社會資本超150億元,「產業政策+市場資金」聯動效應顯著。同時,文創實驗區積極培育龍頭企業、樹立文化品牌,實施「蜂鳥計劃」助飛行動,共認定三批743家「蜂鳥企業」,培育更多「隱形冠軍」,建立起上市企業和獨角獸企業的戰略儲備庫,不斷疊加政策紅利,從信用融資、資金獎勵、人才引進等多方面對「蜂鳥企業」專門支持,為區域文化企業發展進行全方位的保駕護航。
五年多來,文創實驗區深挖文化富礦,加快騰籠換鳥和轉型發展,以文化賦能城市更新,形成了「文化產業融入城市發展的朝陽實踐」,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上發揮了突出的示範作用。作為全國老舊廠房的重要聚集區和保護利用先行區,近年來,通過工業廠房改造利用、傳統商業設施升級、有形市場騰退轉型3種方式加快轉型升級,截至目前,文創實驗區共轉型升級59個特色文化產業園區,郎園、萊錦、懋隆等園區已成為全國知名的老舊廠房「騰籠換鳥」品牌園區。(記者 楊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