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中國文化產業協會聯合北京藍色智慧中心在北京市朝陽區正式發布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指數(2020)(以下簡稱「實驗區指數」)。實驗區指數是全國首個反映區域文化產業帶發展情況的綜合指數,從綜合效益的角度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以下簡稱「文創實驗區」)「十三五」發展豐碩成果,是文創實驗區創新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引領全國文化產業發展新風向。
「在確定指標體系框架時,既考慮到文創實驗區作為CBD-定福莊文化產業帶這樣一個區域生態,也考慮到文創實驗區是連接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創新發展廊道』這樣一個文化產業功能區的定位。因此,我們提出了暢通文創實驗區發展內外『雙循環』的思路,注重體現文創實驗區發展對內部區域、國內其他區域乃至國外地區的影響。」北京藍色智慧研究院院長肖夢向記者介紹了實驗區指數編制的思路,「站在歷史與未來之交的發展拐點上,尤其在『十三五』收官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推出實驗區指數,既是對文創實驗區成立五年多來的歷史復盤,更是與『十三五』這五年全國文化產業發展大局的對標對表。隨着文化產業的功能發生深刻變化,作為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試驗田』,文創實驗區有必要去探索運用新的工具尋找自身與新時代接軌的戰略切入點,持續擴大示範引領的強烈訊號。」
記者了解到,實驗區指數指標體系設有環境支撐、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協同開放4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和36個三級指標。實驗區指數測算以2015年為基期,基期數為100。測算結果顯示:2019年實驗區總指數為225.1,較上一年提高43.4,與2015年相比,平均每年提高31.3個點,增長態勢明顯。從分項指數來看,環境支撐指數、創新驅動指數、產業發展指數、協同開放指數四個分項指數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創新驅動指數和協同開放指數增勢更為明顯,是推動文創實驗區總指數上升的主要力量。
文化環境支撐指數快速增長。2019年,文創實驗區文化環境支撐指數為251.2,較上一年提高37.4,與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37.8個點,區域經濟環境、社會開放環境及營商營文環境都得到了明顯的優化與改善。
文化創新驅動指數大幅攀升。2019年,文創實驗區文化創新驅動指數達到354.1,較上一年提高123.7,與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63.5個點,已經形成了創新成果富集、資金投入密集、智力資源聚集的創新發展格局。
文化產業發展指數持續增長。2019年,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指數為113.8,較2018年穩中有升,在2015至2017年均提高19.4個點的基礎上,實現了「京標」「國標」不同文化產業分類標準下的持續增長,產業發展活力持續釋放,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文化協同開放指數漲幅顯著。2019年,文創實驗區文化協同開放指數為314.9,比上一年提高37.3,與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53.7個點。文創實驗區注重以文化產業發展反哺公共文化事業建設,推動產業與城市的並行發展。
據悉,實驗區指數未來將定期發布,形成長效機制。「實驗區指數持續發布,有利於全面、科學、準確地反映文創實驗區發展狀態和趨勢,為各界了解和認識文創實驗區提供新的平台和窗口,也為北京市及國內其他區域對文化產業及文化園區發展進行動態監測和量化考核提供『北京文創實驗區模式』。」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秘書長金鵬向記者介紹了實驗區指數持續發布帶來的影響。
據了解,自2014年12月正式揭牌以來,文創實驗區緊密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品牌優勢,積極構建文化產業領域全面改革創新體系,政策環境不斷優化,金融服務創新升級,產業融合和協同創新發展深入推進,文化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效能顯著增強,服務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貢獻顯著提高,引領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作用顯著顯現,國際文化傳播交流的樞紐功能日益凸顯,成為引領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區,為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探索經驗。
「實驗區指數的研究與發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產業發展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凸顯了文創實驗區發展過程中,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文創實驗區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及市委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引領區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等文件要求,緊抓北京市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戰略契機,在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方面持續發力,做好朝陽區「文化、國際化、大尺度綠化」文章,始終以奮發有為的幹勁全力加快文創實驗區建設,打造文創實驗區新優勢,帶動區域文化影響力、競爭力、創新力進一步提升,為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進一步探索經驗、作出示範」。(記者 楊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