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航空公司和機場近日相繼發布了2020年業績預告,航空業2020年損失慘重,預虧合計近千億元。2月1日,航空板塊持續下跌超2%。其中,公募基金重倉的上海機場開盤一字跌停,白雲機場超跌逾9%,H股首都機場也超跌逾10%。業內人士指出,2021年春節「就地過年」大背景下,航空運輸業一季度仍難言樂觀。
盡管各家航空公司以「隨心飛」、「客改貨」的方式來自救,然而效果十分有限。預計虧損最多的航司中國國航預計2020年虧損135億元-155億元,作為擁有海外航線最多的航司,受國際市場拖累最為嚴重。根據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國際航線的運力(可用座位公里)2020年全年同比下降82.9%;今年以來大力推進「客改貨」的東方航空預計虧損98億元-125億元;通過增加客貨運收入等多項舉措,南方航空在2020年第三季度實現了單季度盈利,但預計全年仍虧損79億元-108.6億元。
此前的2008年「艱難時刻」,民航業合計虧損金額約280億元。按目前業績預告,三大航預計虧損額將突破300億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王靖添指出,當前航空公司持續面臨現金流壓力,三大航資產負債率處於高位。2014年-2019年三大航資產負債率均在50%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響,三大航均發行多期超短期融資券的方式來緩解現金流壓力,資產負債率進一步提高。
上市的民營航空公司在盡力「自救」中雖恢復速度普遍較快,但全年依舊承受巨額虧損。2020年,春秋航空預計虧損5.38億元-6.29億元,其中,春秋航空在2020年對聯營企業春航日本長期股權投資確認投資虧損,並計提減值,預計該事項影響公司年度合併報表淨利潤金額為-7億至-7.3億元。若扣除該事項影響,春秋航空在2020年僅虧損1.02億元-1.62億元;吉祥航空則預計在2020年虧損4.2億元-4.9億元。
除了航司,各家機場的運營情況也並不樂觀,客流量的低迷導致航空性收入、廣告收入及租賃收入等其他非航空性收入均大幅下降。白雲機場預計2020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47億元-3.02億元,同比降幅為123.03%至128.14%;深圳機場尚能保持正收益,歸母淨利潤在2260萬元-3370萬元,但同比降幅也超過94%;上海機場預計2020年虧損12.9億元-12.1億元,免稅店租金收入也大幅下滑。高盛、日本大和證券近日將上海機場評級下調至賣出,中金公司也下調公司評級至中性,並表示上海機場去年業績預告低於預期,同時未來五年免稅收入也低於此前預期。國泰君安交運分析师鄭武也指出,上海機場免稅合同調整低於預期,海南離島與線上渠道等降低了對機場免稅渠道價值的預期,機場議價能力減弱。
市場普遍預計今年春運航空客運量顯著低於預期。國泰君安此前指出,考慮到近期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以及對春節假期出行指引收緊,預計自費出行同比大幅下滑。今年春運首日,民航預計運送旅客54萬人次,較2020年春運第一天減少71.2%。而進入2021年,各地防控政策趨嚴,旅客出行意願依舊低迷。來自第三方機構民航旅客服務測評數據顯示,2021年2月份旅客出行意願指數環比下降28%。
業內人士指出,即使國內航司2022年盈利恢復的確定性提升,但2021年仍將面臨虧損,航空業復蘇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由於財務狀況相對較好、注重國內或區域內短途航線,低成本航空公司未來有望率先復蘇。山西證券指出,由於我國國內航空需求正處於上升通道中,未來國際航線也有望隨着疫苗落地而恢復,行業估值有望得到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