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三錢蘿蔔籽換來一個布政使

2021-02-27 16:31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清朝,乾隆年間,江南地區出了一位大名醫,他就是用藥如神的徐大椿,原名大業,字靈胎,晚號洄溪老人,江蘇人,自幼習儒,旁及百家,聰明過人,因家人多病而勤力醫學,懸壺濟世。他醫術高明,曾兩次被乾隆皇帝召進京城,為皇世家人診治,徐靈胎用藥如神,他的「用藥如用兵」的學術思想原則,獨出奇兵,驚出奇效。曾留下「三錢蘿蔔籽換來一個布政使」的佳話故事。

    當年皇太后生患貴恙,連日胸悶腹脹、不思飲食,太醫們百般醫治未見起色。於是召徐進京,徐認真診病後,處方一劑,開出萊服子(蘿蔔籽)三錢煎服。

    皇太后服後不久即一陣腹瀉,頓感胸腹平和,氣機暢通,周身舒服,疾病漸退。乾隆皇帝見狀龍顏大悅,當即賜命徐大椿為江南布政使,不過徐大椿未接承命,堅辭回鄉,繼續行醫。從而留下了「三錢蘿蔔籽換來一個布政使」之佳話。近代對徐大椿之評價是「學識俱深,明清以來醫家殆無其匹者」,可見其在醫中地位。那麼,太醫院這些太醫們,雖然技不如徐,但也不至於是「酒囊飯袋」的無能之輩,太醫為皇帝一家看病,可謂醫職到了頂點,但太醫這個醫職反而變成了對他們的一種束縛,面對皇室人員有病,用藥反而顯得拘謹,患得患失,力求中規中矩,但求無過,不敢大膽診斷、大膽用藥,即使原本醫術高明者,置於太醫位後,也會變得難有發揮,縛手縛腳,處處小心謹慎。而徐大椿不是太醫,就沒有這種顧慮,只是「認真診病」就病論病,發揮了他「用藥如用兵論」的學術思想原則,獨出奇兵,處方一劑:萊服子(蘿蔔籽)三錢煎服,直達疾病要害,藥到病除。

    藥味最平常的萊服子,在徐氏手中發揮出不尋常的作用,正是「用兵(藥)如神」、「點藥成兵」,使看似極平凡、常見的一味中藥,演繹出非比尋常的不平凡的奇效。南朝褚澄在《褚氏遺書‧除疾》中說到:「用藥如用兵,用醫如用將」,三錢萊服子的故事,反映徐大椿深厚的中醫學術的功底與長期在臨床實踐中領悟到的對症治療的體道靈感,使處方用藥達到這種出神入化的境界。一些醫學中的高手,往往在人們看似平常極簡單之中的用藥、用針、用手法之中能不露聲色地展示出他的醫療「絕活」,手到病除,這才是真正的中醫大師。(文:吳文豹)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責任編輯:副刊]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