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琪」觀】古元版畫:《新生活》

2021-03-01 18:26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1942年延安整風期間,毛澤東發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這是中國共產黨文藝路線的集中體現,首次明確提出了文藝為人民大眾首先是為工農服務的方向。延安的廣大文藝工作者按照講話的精神,創作出一大批適應抗戰需要、深受廣大群眾歡迎的優秀文藝作品。


古元作品《新生活:放哨》(版畫),24.5x16.5cm。

 當時的優秀文藝作品,在戲劇方面有「魯藝」的大型新歌劇《白毛女》,小說方面有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等。而版畫作為新興的「抗戰藝術」,也湧現出了一批卓有成就的版畫家:古元、力群、胡一川、石魯、劉曠、彥涵……他們創作的《狼牙山五壯士》、《黎明》、《人民子弟兵》、《豐收》等作品也成為中國現代版畫史上的經典作品。

 古元正是延安最具代表性的版畫家之一。他的不少作品如《運草》、《入倉》、《哥哥的假期》、《離婚訴》、《減租會》等,因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獨特的民族與地域特色,而成為新興版畫的經典。這套版畫作品《新生活》共14張,創作於1942年。作品截取了陝甘寧邊區軍民春耕、播種、撿糞、打柴、紡織、放哨、識字、上學、衛生、豐收、田間等不同的日常生活場景,表現農民翻身解放的歡欣和豐衣足食的喜悅,熱情歌頌了解放區農民的嶄新生活,反映了歷史的巨大變革。人物生動傳神,充滿生活氣息,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的獨特風格。


古元作品《新生活:上學》(版畫),24.5x16.5cm。

 這套作品在藝術內容上歌頌陝甘寧邊區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翻身解放新生活的同時,在藝術技巧上積極探索,廣泛吸收陝北民間的年畫、灶馬、門神、皮影、剪紙等中國傳統木刻技法的優點,對西方木刻技法加以改造,創造了以陽刻為主、構圖多變、簡潔、明朗、清新的民族特色鮮明的風格。這種藝術風格的出現成為中國新興版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和重大深遠影響的突破。 (文:蕭芬琪)


作者蕭芬琪,中國美協會員、美術理論家、畫家、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哲學博士,為廣東省嶺東美術館總館長、《嶺東》雜誌社社長兼主編、中國藝苑研究學會副主席、海外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香港美協創會秘書長等。

[責任編輯:副刊]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