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737億元,同比增長33.8%;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5236億元,同比增長35.0%。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1%,比2019年1-2月份增長16.9%。作為驅動經濟三駕馬車--消費、投資、生產等三大關鍵指標全部出現30%以上超高速增長,史上少見。
正如大多數機構預期一樣,今年1至2月,中國國民經濟各項數據,不出意外地出現了大幅反彈。但實際數據比預期還強勁,其中,社會零售總額按年急升33.8%,優於市場預期升32%;工業生產按年急升35.1%,優於市場預期升32.2%。惟今年首兩個月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升35%,不及市場預期升40%。
大幅回升不僅是因基數低
業內人士表示,從1998年7月以來,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還從未出現超過30%以上的增速,此前的最高紀錄為2004年1至2月錄得的23.2%。
對於30%以上的增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從具體指標來看,去年是下降6.8%的低基數,表現在同比增速上,一季度很可能出現同比增長,甚至出現大幅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刨除了去年同期受疫情影響造成工業生產低基數因素之後,今年1至2月工業生產的表現仍是相當強勁。
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之所以超預期,主要還是製造業表現給力。1至2月份製造業增長39.5%,其中,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62.4%,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59.2%,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同比增長69.4%,汽車製造業同比增長70.9%,表現極其亮眼。
他表示,1至2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6.4%,製造業投資增長37.3%,一般這兩類投資數據能夠比較好地反映經濟的順周期情況。製造業和民間投資旺盛,表示順周期動能比較強,而這又是與全球經濟復蘇正相關的。他進而分析指,這兩類投資增速的上升,往往是受到需求端的驅動,只有需求旺盛了,企業才會有動力去增加投資,擴大生產。在需求向好,企業預期樂觀的情況下,製造業投資好轉是很確定的。
出口或繼續提振工業增速
李奇霖認為,製造業增加值的快速修復和全球進入主動補庫存周期是一致的。隨着全球疫情得到控制,加上多國出台財政刺激政策,美國等國家的生產端快速修復,企業就會從中國購買設備等商品擴大生產,這與1至2月份出口取得較高增長也是對應的。
對於年初出口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強勢,中信證券分析師明明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外部需求的支撐,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經濟持續修復。那麼,未來中國的出口還會否延續年初兩個月的強勢?明明表示,考慮上半年存在的基數效應預計出口增速仍將維持較高水平,不過,他表示,在海外國家復蘇進程的影響下,下半年中國出口增長或將出現邊際放緩。因此有理由相信製造業將繼續延着高速跑道前進一段時間。(記者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