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楊華勇
從人大3.11決定到常委會「修法」,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選委會由4個界別增至5個,選委人數由1200人增至1500人。新的界別組成,包括:第一界別工商、金融界,第二界別專業界,第三界別基層、勞工和宗教等界;第四界別立法會議員、地區組織代表等界;第五界別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和有關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界。
新增第五界別有110席是「有關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第四界別中「內地港人團體的代表」佔27席,由各內地港人團體提名產生。第三界別新增「基層社團」和「同鄉社團」子界別,共120席。鄉議局在第四界別是少數席位不減反增的子界別,由26名增至27名。
社團、團體、組織作為社會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有機組合,相容並包兼顧各方面的利益,有利於協調社會不同利益的矛盾與對立,促進社會和諧。中央重新構建選委會後,社團、團體、組織的角色和功能作用,有了很大的差別,以前是作為政府與社會的中介,現在直接參與政權管治。為了適應新形勢的新需要,社團、團體、組織須加快改革轉型適應新形勢。
社團應配合社會發展
對香港社會來說,社團是醞釀英才的其中一個大舞台。在過去的歲月中,不少青年從社團進入社會,走向政治,成為香港各行各業的棟樑之才;社團也是一個需要組織能力和工作能力較強人員的社會機構,與此同時,又能提供給參與者各種鍛煉的機會。通過參加組織群眾性的活動,聯絡不同的社團、服務不同的人群,社團成員從中可以學到不少知識和工作經驗,擴寬視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管理水準。
香港社團,歷經百年滄桑,大部分愛國又愛港,對香港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香港社團的誕生與興旺,無不伴隨着社會的變革和轉換,無不與祖國的榮辱興衰緊密相連。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提出「築牢『一國兩制』的社會政治基礎」,香港社團正是維護「一國兩制」最為堅實的社會政治基礎。
中央落實「愛國者治港」,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最終目標是希望愛國者能夠好好管治香港,並在香港特區各個政權的架構裏面,包括行政機關、公營機構、法定機構和各諮詢委員會,都需要大量愛國者。社團內部應盡快成立政治事務委員會、政策事務委員會或研究部,提高社團的政治和組織能力,以及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為才德兼備的社團成員未來進入特區政權架構做好充分的準備。
愛國愛港社團過去被反對派攻擊出錢出力,以「蛇齋餅」進行選舉動員,這種看起來普通的社區服務和福利活動,反對派的攻擊抹黑是站不住腳的。但社團負責人也應與時俱進,要有愛國愛港的更大擔當。
可以預見,未來香港的政治生態出現良性轉變,將為有能力、有視野的愛國人才提供大展拳腳的良機和平台。社團須加快改革轉型,適應「愛國者治港」的新形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