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國際綠色金融與綠色建築論壇落幕

2021-07-30 16:35
來源:香港商報網
    7月29日,2021中國國際綠色金融與綠色建築論壇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舉辦。本次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結合方式,由中國投資協會創新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全聯房地產商會金融工作委員會、萬綠信用評價(廣州)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聶梅生發言
 
    全天的論壇,眾多專家出席並發表觀點,包括: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趙華林;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學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雷曜;中國投資協會創新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投資協會投資諮詢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祝慧燁等等。
 
    支持建築行業發展的金融工具面臨障礙
 
    馬駿通過視頻表示,中國建築行業的低碳轉型的過程當中,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具體到綠色建築行業金融的支持還是非常不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障礙:
 
    首先,在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層面,還沒有對綠色建築實施差別化的處理,導致很多商業銀行不敢、不能或者不願意支持綠色建築開發。
 
 
    在行業層面,綠色建築運行標識的管理還有待完善,特別是建築運營階段,能耗信息披露缺失,這一方面導致綠色建築在運行階段的綠色效益難以保證。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金融機構支持綠色建築的動力和消費者購買租用綠色建築的興趣。
 
    在企業層面,綠色建築的產業鏈較長,涉及主體比較多,除了大型的房地產開發商,還有大量的中小民營企業,包括一些綠色建材企業和節能服務公司,這些企業有一定的綠色技術創新能力,但大多數為輕資產企業,難以提供金融機構需要的抵押擔保品,從而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關於如何應對這些挑戰,馬駿認為首先是金融政策在保證對房地產行業進行有效宏觀調控的前提下,應該對綠色建築實施差異化、精細化的政策,保證綠色建築的融資可獲得性優於非綠色建築。
 
    此外,金融機構也應該針對建築行業的特點及其低碳發展的要求,創新研發一批新的金融產品,比如說銀行要投入力量分析綠色開發貸和綠色按揭貸的違約率與非綠貸款的區別。在此基礎上實施差別化的定價,要研發綠色開發貸、按揭貸建築光伏資產的證券化產品,創新綠色建築保險產品,針對綠色建築產業鏈開發綠色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服務,以及與綠色建築減排相關的碳性能產品等等。
 
    綠色金融五大支柱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雷曜線上演講時表示,人民銀行今年已經初步探索形成了綠色金融的五大支柱。其一是綠色金融標準體系。該標準體系按照國內統一、國際接軌的原則,重點聚焦氣候變化、污染治理和節能減排這三大領域,取得了比較好的進展。第二個支柱是不斷加強了環境信息的披露要求。不斷地完善相關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強環境和氣候風險信息的披露,規範金融市場發展,保護各位投資者的權益,為發揮市場激勵的作用提供有力的支撐。第三個支柱,激勵約束的機制更加完善。第四個支柱,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實際上在不斷地豐富。第五個支柱,綠色金融的國際合作不斷地深化。
 
    綠色債券增長空間廣闊
 
    住建部科技司第一任司長、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清華大學校友會房地產協會會長聶梅生教授認為,綠債對房地產的綠色智慧改革意義非常大,因為綠債有很多的優惠,房地產沒有用足,中國綠債對綠色建築的支持率非常不夠,全體的房地產行業做綠建又拿不到綠債,為什麼?評級不夠,再加上最近國家對房地產的三條紅線,又都在金融方面,因此這麼一卡,基本上非常饑渴。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中國區總經理謝文泓介紹,全球是有30%募集資金是流向綠建,但是在國內同年不到10%,人民幣債券只佔到6%。在亞太區,特別是在東南亞有50%或40%多流向綠債,間隔非常大,也代表了國內建築和綠色債券領域有非常廣闊的增長空間。
 
    呼籲行業標準及信息批露
 
    什麼樣的綠色建築可以拿到金融支持?聶梅生呼籲,新的標準能夠回憶執行,這樣新的綠債才能發行。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建中心副主任郭振偉建議:要充分加強信息披露。比如說現在綠色金融支持的目錄,像可再生能源,在建設初期,節能量確定,影響因素非常少,可能就一個客觀的影響因素如天氣,但是建築從設計、施工、運行,時間周期很長,參與的主體非常多,影響因素非常多。(記者 黃鳳鳴)
 
 
[責任編輯:郭昕玥]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