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三千多年的歷史歲月中,作為中國北境的咽喉要塞--雁門關見證和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作為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會點,雁門關積澱和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作為中國古代的千年商道,雁門關匯聚和成就了明清晉商的燦爛輝煌。「三邊冲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一副明代的對聯道出了雁門關在古代中國的戰略意義和歷史地位。已故的萬里長城首席專家羅哲文認為,「雁門關是整個長城線上最古老、最險峻、最重要的關隘,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第一關」。
香港商報記者 郎宏偉 特約記者 劉俊平 高建峰
無與倫比的軍事遺存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雁門關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這里群峰挺拔,地勢險要。自建雁門關后,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在中國古代,出於政治上的需要,雁門關隨著歷史變遷而不斷增築軍事工程。到明代達到頂峰。此時的雁門關以雙關、雙城、雙寨為支撐點,形成了正面約5公里、縱深約20公里、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的山地築壘永備軍事要塞區。其宏偉的規模、堅固的工事、完備的防御體系,堪稱舉世無雙。
在雁門關內,留存至今的有戰國趙長城、明長城、圍城、關城、甕城、隘城、堡寨、兵洞、烽火台、校場、兵盤、村落、古關道等;在雁門關外,全長5033米的白草口長城是雁門關防御體系白草口隘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萬里長城上保存最完整最長的一段;經明代加固而且至今保存完好的舊廣武城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遼代古城;新廣武城不遠處250多座漢代古墓群,每一座形如山丘,高達十餘米的漢墓無异於一座豐碑,給人以強烈的震撼。這些不同等級、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歷史遺蹟,不僅構成了一個龐大、完備、壯觀的中國古代邊塞軍事防御體系遺存,也形成了雁門關蒼涼、凝重、雄渾、大氣的邊關風情。
車水馬龍的商路要道
「商旅夜行無冬春,南金大貝輦相逢。」一首明代詩反映了雁門關曾經空前的繁榮景象。作為貫穿山西南北交通主干道上的咽喉要冲,千百年來絡繹不絕的經濟往來,成就了雁門關「千古商道」的美譽,也給中國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及中外國際貿易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明朝時,雁門關邊塞軍事防御體系駐紮了大量軍隊,構成了一個龐大的軍事消費區。晉商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乘勢而起,代縣太和嶺口和雁門關就成為運輸車輛和馬匹川流不息、往來不絕的商業通道。
到了清代,社會安定,戰爭停息,朝廷實行開放政策。面對廣大的國內、國際市場,作為茶葉之路的重要站點,經過雁門關的商旅之多可想而知。當時雁門關商道的盛况,不僅可以從悠悠石板路上鐵轆車碾壓處的深深車轍印痕看出,也可以由沿途村莊至今殘存的店舖和貨棧遺址得到印證。而立於雁門關的布施碑更說明了這一切,在捐款名錄單中,記錄了「經商之由是路者」的1000多家商號,它們北達歸化、張家口、包頭,南至祁縣、太谷、平遙、介休等地。最具說服力的則是關稅收入,當時代州(今代縣)全年稅收總和僅為300兩紋銀,而同時期雁門關的關稅收入則高達2500兩紋銀。因為車輛馬匹過多,經常造成道路擁堵現象,代州知州於雁門關南路旁立了一通分道碑,規定「凡南來車輛於東路行走,北來車輛由西路經由,不得故違,干咎未便!」這一古老的交通規則,側面反映了雁門關的繁榮景象。
群星璀璨的名人文化
「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紛紛」,這是東漢文學家張衡對雁門關的嚮往;「南思洞庭水,北吊雁門關」,這是南朝詩人庾信對雁門關的眷戀。在歷史上,雁門關既是戍邊將士廝殺的疆場,又是文人墨客吟詠的對象。從古至今,無數英雄豪杰在這里登台亮相。李牧、蒙恬、李廣、薛仁貴、李克用、潘美、楊業、陸仲亨、周玉吉等將領在這里駐守或阻擊敵人。
在近代,聶榮臻、林彪、陳錫聯、賀炳炎、廖漢生、王震等在這里開展過工作或給予日寇沉重的打擊。周穆王西巡、胡服騎射、漢武帝擊匈奴、昭君出塞、孝文帝南遷、隋煬帝「雁門之圍」、靖康之變、正德巡邊、慈禧西逃、雁門關伏擊戰、夜襲陽明堡飛機場等這些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事件,折射著歷史的興替,見證著民族的離合,曲折離奇,引人入勝。而北宋楊家將保家衛國、鎮守雁門關的忠義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雁門關歷經三千多年的歷史滄桑,終於在今天完成了由「邊關要塞」向「名勝古蹟」的華麗轉身,并且實現了文化與旅游的完美結合。大氣磅礡的北國山嶽風貌與底蘊深厚的人文資源相得益彰,必會引得眾多的游客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