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本地新闻

缺年輕觀眾支持 江門粵劇團改制後陷入困局

2015-01-27
来源:南方日报

  粵劇團由於受制於體制約束以及時代變遷,面臨著經營困難、市場萎縮、人才流失、硬件落後、從業人員待遇偏低等困境。如何走出困境,除了希望政府加大扶持補助,還能有什么途徑?

  1月23日上午10時許,江門市粵劇團飯堂裏,劇團幾任領導嚴澤芳、餘陽麗、冼仲漢、高桂強等圍坐一起,觀看著南方電視台錄播的粵劇專場《紅船聲動五邑情》。這是2014年7月江門粵劇團重建35周年在香港新光戲院連續三晚的精品劇演出,看著自己的演出身影和受訪片段,他們思緒凝重,劇團的發展不甚理想。

  紅腔花旦餘陽麗曾擔任過劇團團長,她在2014年兩會上以政協委員身份提出《關於加大對粵劇藝術保護、傳承工作的資金投入和社會支持的建議》,指出粵劇與我國許多傳統地方戲劇一樣進入了低穀,“粵劇團由於受制於體制約束以及時代變遷,和國內其他的地方傳統劇團一樣,都面臨著經營困難、市場萎縮、人才流失、硬件落後、從業人員待遇偏低等困境。”如何走出困境,除了希望政府加大扶持補助,還能有什么途徑?

  粵劇團由於受制於體制約束以及時代變遷,面臨著經營困難、市場萎縮、人才流失、硬件落後、從業人員待遇偏低等困境。如何走出困境,除了希望政府加大扶持補助,還能有什么途徑?

  困境1:經營困難市場萎縮

  粵劇團的困境,是因為沒有了觀眾嗎?餘陽麗說,“不是粵劇沒觀眾,是舍得花錢買票看粵劇的人不多,沒有形成一個消費群”。每年在東湖影劇院的惠民演出都是爆滿,“2013年是應觀眾強烈要求,從原定3場增加到6場”,但是,票都是派出去的,場地費用還要劇團自己掏。

  現在的江門粵劇團,是一個以自籌經費為主、政府專項補貼為輔的文藝單位。目前劇團的生存除了有專項活動向政府申請專項補貼外,主要是努力開拓農村包場演出市場,通俗說就是常到各處下鄉做“春班”或唱“堂會”。“每場演出費不到兩萬元,除了交通、運輸、差旅食宿、折舊攤銷等費用外,所剩無幾”。餘陽麗說,盡管采取了多種辦法,但對於一個有50名演職人員、年支出近400萬元的粵劇團來說,資金缺口仍存在。

  餘陽麗建議,為確保這支肩負著保護和傳承粵劇藝術的粵劇專業隊伍和粵劇工作者有生存的空間,希望市政府能參照周邊地市,以多種形式或政策上的傾斜加大對粵劇工作者的重視和經費的投入,逐步改善粵劇工作者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

  對此,市財政局表示,市粵劇團於2004年過渡為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財政部門每年安排7.2萬元的台柱補貼,專項補助基本保持每年100萬元的水平;2011年劇團實行改制轉企,按照市粵劇團改制轉企的實施方案,一次性給予扶持經費300萬元。市委市政府2012年由市本級財政一次性安排江門市粵劇團改制轉企補助專項經費200萬元,另由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100萬元,並維持江門市粵劇團改制前的補助水平不變,每年給予不低於100萬元的專項補助,用於演出排練補助。

  市財政局建議,轉企改制後的劇團應著眼於市場,本著創新的經營理念,提高市粵劇團的整體素質和知名度,拓寬收入渠道,打造一支以自主經營為主,政府補助為輔的粵劇藝術表演團體,達到改善市粵劇團目前經費不足狀況的目的。

  2014年,市財政部門考慮到市粵劇團的實際困難,在財政收支矛盾嚴峻的情況下,除維持往年補助水平不變的基礎上,還通過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方式支持粵劇團“送戲下鄉”服務,增加經費30萬元。

  也就是這15場“送戲下鄉”,讓劇團看到了鄉鎮廣闊的市場。“好多鄉鎮幾十年沒看過戲,人潮洶湧,觀眾感歎劇團演出的大型專業”,但是,“喜歡歸喜歡,要讓鄉鎮的觀眾掏錢就很難了,所以政府采購是個好辦法”,“江門80個鎮(農場),一年來一場,劇團就有了許多固定的演出,既解決了基本生計,也滿足了鄉鎮的文化需求”,在劇團團長冼仲漢看來,“就算江門市區有了固定的劇院,鄉下的老人要進城看戲依然不方便,還是送戲下鄉好”,雖然下鄉演出要面臨交通住宿、日曬雨淋等等難題,但看到觀眾的熱情,演員們也很滿足,“希望政府能夠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或者加大采購力度,讓粵劇更多地走進基層。”

  粵劇團由於受制於體制約束以及時代變遷,面臨著經營困難、市場萎縮、人才流失、硬件落後、從業人員待遇偏低等困境。如何走出困境,除了希望政府加大扶持補助,還能有什么途徑?

  困境2:待遇偏低 人才流失

  上世紀90年代以後,由於觀眾結構出現斷層,整個廣東的粵劇市場逐漸走入低穀,省內很多地級市專業團體要么散夥,要么得過且過,市粵劇團也同樣陷入尷尬的市場困局。而挺過那段艱難時期後,劇團也面臨重大抉擇,“當時像東莞、順德的劇團,散了就再也聚不回來,就算地方財政有錢”,“後來順德拋來橄欖枝,要整個劇團過去,我們找了一直支持劇團的老市長黎子流”,“黎老說,我是順德人,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站在五邑僑鄉的立場,黎老還是建議我們堅守陣地”,餘陽麗說,包括她個人都曾受到各種條件優越的邀約,但最終還是決定留下來。

  堅守陣地的包括原來的團長,現在的黨委書記嚴澤芳。他告訴記者,上個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是市粵劇團最輝煌的歲月,“記得台期最多的一年是1987年,全年共有248場演出,1萬多觀眾看一場戲。無論是演出場次,還是演出收入,在全省地市級專業團體中,我們都是名列前茅,聲望頗高。”

  但是,1992年成為一個重要的分水嶺。“1986年至1991年間,我們平均每年有200多場演出,1992年到現在一直維持在100多場左右,2003年因為‘非典’銳減到90場。”一蹶不振,演出銳減,劇團開始陷入市場困局。

  每年,市粵劇團都靠自己找市場,劇團領導既要熟悉各地的演出“旦期”(即各地農村的民俗節日),又要與各地的“戲牙”(中介)建立穩定的關系。“我們劇團沒有固定的演出點,完全是靠自己找市場。一年到頭,我們都要四處奔波聯系演出點。現在粵劇市場主要是在農村,有些演出點是靠鄉親的關系,有些是靠中介介紹,我們現在主要以東莞、中山、順德、南海為主,那裏的鄉村經常有地方慶典、民俗節日等。當然,這些地點也不是固定的,要靠自己常去溝通,稍微不留神,就會被競爭對手搶走。”冼仲漢說。

  目前,江門粵劇團的從業人員平均每月工資總收入為兩千元。餘陽麗說,較低的工資使得粵劇團的“角兒”一度流失。2010年6月,劇團剛從香港演出回來,幾年前從省粵劇學校畢業來團工作了多年的8位演員,知道劇團將要改制,成為企業單位,突然提出辭職離團,“其中有兩個演員也是經過我團老演員嘔心瀝血、千錘百煉培養起來、馬上就可以挑大梁。對劇團的打擊可大了。”到目前,因為改制走了11個,劇團又不得不招入新人重新培養。

  “目前劇團還是事業單位,劇團的收入由政府差額補助、市場經營和企業支持構成。”“我們在不久前召開的文藝調研會上提出,把劇團的三類改制推向二類,這樣劇團能支配自有資金,積極性才能相應提高”,餘陽麗說,“現在還能夠養活劇團的一幫人,但是要想提升整體的藝術水平,還需要有更多資金,因為藝術的創作和創新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

  粵劇團由於受制於體制約束以及時代變遷,面臨著經營困難、市場萎縮、人才流失、硬件落後、從業人員待遇偏低等困境。如何走出困境,除了希望政府加大扶持補助,還能有什么途徑?

  舉措:培養新一代粵劇觀眾

  “從當前的粵劇演出市場來分析,觀眾老化、年輕觀眾跟不上,是粵劇市場陷入困局的主要原因。”嚴澤芳說,“盡管如此,但我堅信粵劇是不會滅亡的。”

  這些年,為了做深做透粵劇文化,擴大粵劇文化在年輕一代觀眾中的影響力,市粵劇團和五邑大學簽訂了“粵劇文化交流與研究合作計劃書”,粵劇團骨幹演員將到邑大給學生們講學、表演,雙方共同整理研究傳統劇目。積極探索新戲、嘗試新唱腔和新曲已列入市粵劇團的議事日程,市粵劇團每年排的新戲都傾向於找一些適合年輕人口味的新唱腔,安排的劇情相對精煉而緊湊。

  “當前粵劇缺少年輕觀眾,並不是因為年輕人不喜歡,而是他們對這門藝術缺乏最基本的了解,而重視粵劇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傳承和發揚,對於粵劇今後的傳承和發展至關重要。”餘陽麗說,除了舞台上表演的演員,還需要有長期固定的觀眾,對粵劇感興趣的人多了,粵劇的繁榮與振興才指日可待。

  餘陽麗說,在培養新一代粵劇觀眾這個問題上,香港的經驗值得借鑒。香港的中學有粵劇課程,除了基礎知識外,孩子們都喜歡學習粵劇。小學也有粵曲課程,香港演藝學院有粵劇專業。“希望我們的政府、我們的教育部門也能在中小學校中開辟出一塊粵劇教育或粵劇欣賞的園地。”

  教育部門回應說,目前,江門市各中小學校都統一采用人民音樂教育出版的音樂教材,此教材各階段的音樂文化都滲透有嶺南音樂欣賞、粵劇欣賞和嶺南音樂文化知識等。下一步,江門將堅持以引導、激勵為主,激發廣大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粵劇文化的興趣和熱情,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粵劇文化素養。

  市教育局表示,將加強文化部和教育部門等的合作,組織市粵劇專業演員到學校進行粵劇知識講座或課餘互動,增強中小學生學習粵劇的興趣。(楊興樂)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