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黑龍江 > 歡樂地方行

黑土地-------一路向北

2015-09-14
來源:

隨着馬達轟鳴聲音的減弱,空客A320在漠河機場徐徐降落。時針指向下午3點。

走出機艙,第一感覺是烈日炎炎,太陽像個火球,高懸頭頂,無遮無攔地照着你。不過,與南方的“蒸籠”相比,這里空氣干爽,沒有悶熱感,要是能夠找到一個樹蔭,立覺涼快許多。

一路向北,山林密布,滿眼是青翠的落葉松和樟子松。“這些都是人工林,五·六火災之后栽種的”,司機小吳說。小吳的話將我的記憶拉到1987年,那場大興安岭火災震驚全國。有人說是那位港台明星惹的禍,有人說是一個氣功大师滅的火,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火災過后,一座大興安岭五·六火災紀念館矗立在漠河縣城街頭,時時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那場人為災難。

1

夏至剛過,正是漠河一年中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季節,有人叫它“極晝”,也有人叫它“白夜”。晚上住進北極村的一個農家院,已近9點,天還亮着,讓人懷疑這太陽是不是失去了重量,就永遠掛在那兒了。

北極村有北極光,但能否看到要憑運氣。在小吳的記憶里,上次出現的時間是4年前。在江邊,與一個漁民閑聊,他說在北極村住了43年,從未遇上過。話雖如此,老天爺也怕有心人,有個哈爾濱人,為了拍極光,連續5年于夏至前到北極村守候,終于在一個早上遇到了這望眼欲穿的祥瑞霞光,老先生一時激動得涕淚橫流。

走進北極村,滿眼都是北:最北人家、最北郵局、最北小學、最北哨所……甚至還有最北廁所。晚飯后到街上散步,發現街角處有個經營農副產品的供銷社,有點久違了的感覺。走進寬敞的木刻楞房子,映入眼帘的是長長的綠色櫃台、木質的貨架,牆上掛着一條標語:“必須把布匹抓緊,必須把棉花抓緊”,一個年過半百的男售貨員在不緊不慢地過秤,讓人憶起舊日時光。不消說,這又是一最:最北供銷社。

2

走過一條長長的木棧道,一個極具藝術性的標志出現在眼前,這個標志從三面看都是“北”字,碑體中間的一個圓球上標明:中國北極點,北緯53°29′52.58″。一根高大的圓木樁上釘滿了三角形木牌,上面標有到世界各地的公里數,讓人聯想到好望角的那個地理標志。村里有個旅舍,名字就取自北極村的緯度:五十三度半,既形象又好記。

3

不過,從地理位置看,中國版圖的最北點並不在北極村。我在孔夫子書店網購到一本2008年10月的《中國國家地理》東北專輯,據該雜志說,中國版圖的最北點在北紅村。旅游部門一般不大宣傳這個地方,因為他們把資源主要投在了北極村。但對那些真正想找到北的人來說,北紅村則是必去之地。

從北極村出發,沿S209省道迤邐東行,120公里后,就到了中國最北的行政村落——北紅村。S209省道是清康熙時期為收復雅克薩古城而修建的軍事驛道,后經漠河金礦礦主李金鏞擴展,成為黃金驛道。道路沿江而行,平坦筆直,沿途依舊是漫無邊際的樟子松和落葉松,小吳說,“五·六”大火沒燒到這兒,這些是原始林和次生林,難怪這些樹長得這麼高大,這麼粗壯。

在地圖上,北紅村又標為大草甸子,幾十戶人家,百多號人,村民吃水井,睡火炕,幾年前才和外邊通上電。省道穿村而過,村里見不到幾個人,就連村頭的那個小小哨所也不見一個士兵的身影。有村民在自家宅院里蓋起了簡易客棧,打出了找北的招牌。一個騎山地車的男孩說,他家也建了一個客棧,歡迎我們去做客。也許明年再來,北紅村就已經寂寞不再。

4

雖為芝麻大的地方,但北紅村卻有兩個之最,這就是中國最北地理標志——烏蘇里淺灘和黑龍江上的最美景觀——黑龍江第一灣。

烏蘇里淺灘空曠寂然,沙灘寬闊平展,綿延數里,一根木樁上標明:北緯53°33′43″,一塊石碑上寫着“恭喜您,找到北啦!”相比之下,這個緯度比北極村的那個中國北極點標志更靠北。

5

據說,有好勝者對這個地理標志仍不滿意,為了把“找北”這件事做到極致,在一個冬季带着GPS,踏着冰雪,一路定位,在黑龍江主航道的冰面上測到了中國地圖上的最北端點,北緯53°33′47″。興奮之余,他們在此豎下一根木樁,告訴人們這里才是真正的北。

淺灘兩岸地勢平坦,江水緩緩,沙灘漫布。站在江岸,背南面北,對面是俄羅斯,1858年《璦琿條約》之前,那里是中國的領土。背北面南,就是中國,整個中國,因為這里是中國的最北端。

6

一位賣燒烤的漁民說,別看現在蕭條,100年前這里比漠河縣城還熱鬧。原來,1906年,也就是清光緒三十二年,清政府在黑龍江沿岸設立卡倫,即邊防哨所,江岸平坦的烏蘇里是其中之一,慢慢地,這里形成了一個熱鬧非凡的小鎮,與俄國的邊貿十分紅火。民國十八年,沿江卡倫撤銷,邊民外遷,烏蘇里小鎮由此沉寂下來。

緊鄰烏蘇里淺灘,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去處,這就是“黑龍江第一灣”。沿盤旋曲折的木棧道登上江邊的紅旗岭,憑欄遠望,一副山水畫展現在眼前:黑龍江像一條飄带,逶迤而來,繞着一個無名小島回流急轉,蜿蜒而去。江水,沙灘,綠樹,藍天,白云,層層相疊,美不勝收。黑龍江在這里的一個猛然轉身,带來了一個它自己都意想不到的絕妙景觀。

7

我看過長江和黃河的第一灣,原以為這種壯美景觀只為粗獷的西部所獨享,沒想到在中國地圖的最北端,黑龍江的源頭處,也有這樣一道美麗的弧線,其景觀價值絲毫不遜色于長江和黃河的第一灣,讓人陶醉其中,不忍離去。

作者:劉文軍,黑龍江籍,現居北京

歡迎聯系:2677018332@qq.com

[責任編輯:黑龍江管理員 ]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點擊排行 更多>>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