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成都的經濟社會發展而言,201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過去這一年,站在“新常態、萬億級,再出發”的新起點上,成都交出了一份表現不俗的成績單——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00億元左右,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7006億元,增長5.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4.4億元,增長1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00億元,增長10.5%;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和10%。
2015年是成都進入萬億俱樂部的第二年,盡管面對國際環境錯綜複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成都經濟社會依然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對於任何一個城市,這都並非易事。
2015年的成績已成過去,剛召開不久的成都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即為下一個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作了部署,為成都的未來發展繪就藍圖,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確保十三五開局之年開個好局。
創新發展
打造西部創新第一城
吸引創客超30萬人次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過去這一年,成都著力抓投資、促項目、保運行,及時出台了穩增長30條等系列政策措施,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確保經濟健康發展。
去年,內地“首富”王健林數次入蓉備受關注。4月3日謎底揭開——成都市與大連萬達集團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未來5年,萬達在成都投資將不少於1020億元,打造和運營一批國際水准的文化旅遊、醫療、電子商務、城市現代服務業綜合體項目。
這一代表性投資正是成都招商引資成效的縮影。去年,成都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和規劃,圍繞城市發展需要和做大做強重點產業,針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開展精准招商、專業招商和產業鏈招商。一年內,新簽約引進重大項目520個,實際到位內資354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75億美元,新增了世界500強企業6家,總數已達268家。同時,成都通過強化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全力做好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投產全程服務,並落實領導幹部聯系重點項目制度,完善項目督促、督導、督查機制。全年共實施重大項目837個,完成投資2450億元。
過去這一年,成都多了一個叫做“菁蓉彙”的創新創業交流平台,多了一群被稱作“蓉漂”的創客人群,多了各種各樣與創新創業相關的要素,成了全國范圍內呼聲很高、最有創新創業氛圍的“雙創”城市之一。
2016年新年伊始,一場具有國際范的創業導師聯盟會在“菁蓉鎮”的光穀咖啡舉行,加之同日舉行的菁蓉彙,標志著“創業天府·菁蓉彙”正式進入了第二季。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的光穀咖啡CEO李儒雄當天忙壞了,他從早到晚參加了三場活動。這並不只是李儒雄和光穀咖啡的常態,如此頻繁地成為創業大咖、“蓉漂”聚集之地,也是成都這座城市的常態。
“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核心戰略、作為推動城市轉型的核心動力”,2015年,成都啟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提出且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新添引擎之一,並為此制定實施了“創業天府”行動計劃。成都搭建的“菁蓉彙”平台,去年帶動開展了各類活動1000餘場,吸引創客超過30萬人次。成都還成功舉辦了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並達成全球創新創業“成都共識”。
過去這一年,成都還在天府新區規劃了73平方公裏建設成都科學城,布局一批國際領先研發機構和創新研發合作基地,加快聚集各類創新創業要素,打造西部創新第一城。
同時,成都全面啟動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加快推進科技成果“三權”改革,與北京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高校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和科技園。並強化“市域”服務理念,支持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全年,成都新建研發機構80家,新增科技型企業超過1萬家。
過去這一年,改革仍是成都的熱詞。成都堅持積極穩妥、大膽創新,推出一批激活市場、釋放活力、有利於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改革舉措。
在行政體制改革方面,成都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調整取消行政許可項目28項,不再保留非行政許可類別,建設工程並聯審批時限減14個工作日。在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的同時,積極打造B2G 、R2G新型政企政民互動平台,努力營造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政務環境;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成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年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4.9萬戶,增長33.7%,高出全國18個百分點;在投融資體制改革方面,成都去年設立了市級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推廣“撥改投”“撥改租”模式,成功實施了16個基礎設施項目。成都還成為全國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城市。
協調發展
地鐵通車裏程已接近100公裏
成都近年來堅持交通先行理念,去年底,成都地鐵4號線建成試運行,加上年中開通運營的地鐵1號線南延線,成都地鐵通車裏程已接近100公裏,群眾出行變得越來越方便。
除了地鐵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外,成都還強化了新區建設和舊城更新。去年,天府新區“三縱一橫”骨幹道路已投用,西部國際展覽中心主體竣工,興隆湖環境治理和錦江生態帶綜合整治也順利實施。“北改”工程實施了69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720億元。在“四改六治理”中,成都去年共完成老舊院落改造944個、棚戶區改造1.7萬戶、中小街道路面“黑化”維護120條。同時,衛星城和區域中心城也在加快建設,街子、壽安、平樂、淮口等小城市和特色鎮發展快速。
在優化城市發展空間上,成都尊重城市發展規律,統籌謀劃“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網絡城市群大都市區發展格局,並啟動了大都市區規劃編制,制定實施“獨立成市”規劃標准,推動二三圈層區(市)縣“獨立成市”形成都市新區。還出台“小街區規制”規劃技術管理規定,有9個示范區已啟動建設。
在統籌城鄉改革方面,成都深化綜合改革示范片建設,建成123個新農村綜合體。郫縣、崇州、溫江分別獲全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成都還成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綠色發展
PM2.5年均濃度下降16.9%
過去這一年,成都堅持把調結構作為轉方式的主攻方向,以調結構促轉型、以促轉型提質效,努力增強產業競爭力和國際話語權。
推動傳統服務業高端化、新興服務業項目化、服務業轉型本土化,是成都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內容。在電子商務方面,成都去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預計將達6200億元,增長20%。
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正在加快,去年,成都新增A股上市公司1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69家,本外幣存款餘額突破3萬億元。成都還成功申辦G2O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並成功舉辦2015世界機場城市大會等490個重大展會。
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方面,成都去年加強了城市科學化、法治化、標准化、精細化管理,開展了道路清洗除塵“本色行動”,推動建立城市垃圾分類處置體系試點,新建城市公園綠地21萬平方米。同時,加強大氣、水汙染綜合治理,強化農村面源汙染防治和重點排汙企業監控,基本完成了水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PM10、PM2.5年均濃度分別下降了13%、16.9%。
開放發展
啟動實施蓉歐+戰略
剛剛過去的2015年,成都對外大通道建設成效顯著。全年新開通了8條國際直飛客運航線,雙流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了4200萬人次。去年年底,成渝客專建成通車,實現了高鐵零的突破,成都至北京、西寧、昆明、格爾木等項目也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物流方面,成都啟動實施了“蓉歐+”戰略,青白江鐵路中心站提升為成都國際鐵路港,隨著成都至深圳、廈門、寧波、昆明“蓉歐+”貨運班列的開通運營,貫通歐亞、通江達海的“一帶一路”大走廊正在形成。
喜訊還不止這些。成都的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通過驗收,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建成,空港保稅物流中心( B型)、成都公路口岸也已封關運行。
過去這一年,多層次區域合作進一步加強。成都制定了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意見,強化了與美國、墨西哥、古巴、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經貿往來,並依托中歐區域合作政策試點加強與歐洲國家合作。成都首倡的成渝西昆貴“鑽石經濟圈”也正在推動構建之中。
共享發展
新增公辦和公益性
幼兒園學位2.5萬個
過去這一年,成都堅持城為民建、市為民享,努力做強城市基礎功能、做美城鄉環境、做優城市品質。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成都已多次獲得這一榮譽。一座城市的幸福感也是衡量惠民生有沒有落到實處的試金石。
在完善就業社保體系方面,成都實施了就業優先戰略,支持高校畢業生、被征地農民、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城鎮新增就業26.4萬人。並實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市級統籌,資助3.8萬名殘疾人參加養老保險,支出醫療救助金1.65億元,為4.3萬名困難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
在公共服務水平提升方面,成都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去年新增公辦和公益性幼兒園學位2.5萬個,並投入18億元實施義務教育免費、中職教育學費減免和幫困助學。為解決“看病難、看病貴”,成都的縣級公立醫院和基層衛生綜合改革深入推進,“醫聯體”試點已經順利實施。
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成都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成功舉辦了第五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還成功舉辦全國第九屆殘運會暨第六屆特奧會等大型體育賽事。
在深化平安成都建設方面,成都進一步健全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深入開展反恐防暴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黃賭毒、非法集資、傳銷等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全面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全年未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還強化了特種設施、危化品、消防等領域安全監管和專項整治,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下降23.8%。成都商報記者 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