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日新月異新桃江 大道通衢花滿路

2016-12-22
来源:香港商報

朝霞中的桃江縣城

  2016年 12月 22日 07:09 香港商報

  桃江,自秦置縣,地處湘中偏北、洞庭尾閭,因境內桃花江得名,總面積2068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人口89萬。桃江是中國有名的十大竹鄉之一,坐擁竹林面積115萬畝,居全國第三、湖南第一,桃江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素有「美人窩」「屈原第二故鄉」「楠竹之鄉」「茶葉之鄉」「建材之鄉」「有色金屬之鄉」等美譽。

  交通,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命脈,近年來,湖南交通飛速發展,「十二五」期間高速里程躍居全國第六,發展成績令人側目。大潮之下,敢闖敢干的桃江人亦沒有落后,「十二五」期間桃江共完成交通建設投資75億元,拉動投資225億元以上,以實際行動創造了交通建設史上的「桃江速度」,打造出日新月異之新桃江,書寫了美麗竹鄉的發展「神話」。香港商報記者 肖建花 張思靜 通訊員 羅中華 盧靜 劉鵬

秀美桃江

  上下聯動保暢通

  12月11日清晨,50多名跑步愛好者來到常安高速公路桃江段,以半馬的方式慶祝桃江第一條高速公路建成。跑友「文子」寫道:以跑步的方式來迎接桃江首條高速公路通車,很有意義。今年以來,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引領下,桃江縣高速公路建設緊緊圍繞「完成交通建設投資27億元,確保常安高速建成通車,益馬、益婁、馬安高速完成市定目標任務」這一工作主題,上下聯動、多方協調、主動作為,不斷推進縣境內四條在建高速公路的建設,已較好地完成了階段性目標任務。

  桃江縣境內目前在建高速公路共四條,即常安、益馬、益婁、馬安高速公路。總里程約100公里(主線95公里、互通5公里),途經桃花江、大栗港、馬跡塘等7個鄉鎮48個村。共徵地9200畝,拆遷房屋近900棟,涉及到1482戶,移墳12000多座。徵地拆遷是一場硬仗,徵遷事關個人乃至集體利益,十分敏感復雜。在諸多困難和考驗面前,指揮部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推行「5+2、白+黑」工作機制,克服「等、靠、要、發號施令」的思想,深入基層、深入農戶、向下看、彎下腰,本著「再硬的骨頭也要啃」的精神一一掃清施工障礙。

通暢的桃花江大道立交

  「常安高速項目從開工建設到預計通車時間只有18個月。」項目指揮部的工程師表示,「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和按時完工,大家都是起早貪黑,節假日也不休息,才有現在這條桃江縣第一條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

  據悉,常安高速路基工程已完成98%,控制性工程資江大橋已經拉通,丫峰和康家坳隧道已經貫通。益馬高速路基工程已完成65%,橋基礎全部完成,橋下構完成95%,通涵通道完成95%,4個隧道5000米已完成3000米。預計今年10月將完成路基工程,明年建成通車。益婁高速路基工程已完成85%,橋梁、涵洞等控制性工程進展順利,其中橋梁樁基完成90%,通涵通道完成85%,預計2017年益婁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馬安高速桃江段現正加緊路基工程施工,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40%,清淤回填完成100%,橋梁樁基完成75%,通涵完成80%,隧道工程全部進洞。預計2018年馬安高速年將建成通車。

  在徵遷工作干擾大、改造路段保通壓力大、工期短的情況下,為確保桃江縣各條高速公路工程按期完工,施工進度必須要突出一個「快」字,以施工總進度作為生產管理的中心環節,加強生產協調配合,對關鍵性、控制性工程集中人力,投入大量設備,精心組織,在全線掀起大干快上的施工高潮。桃江縣各參建單位在「快」字上做足了文章。

  桃江縣公安部門保持對阻工現象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為確保常安高速年底順利通車,桃江縣公安局每天派出10位特警現場巡邏,對阻工行為迅速處置、積極辦理,確保施工現場不受任何影響,以加快各條高速公路施工進度。

  桃江縣沿線各鄉鎮嚴格落實高速公路建設施工環境維護工作機制,組織領導和工作力量,切實做好當地群眾相關訴求的預判、處理工作,對合理訴求應盡快回應并解決;對不合理訴求預先做好解釋、宣傳工作,力爭把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階段。

桃江以竹著稱, 充滿生機的綠色竹海(熊朝陽攝)

  傾力打造致富路

  大華村是桃江縣的扶貧村之一,全村共有12萬餘畝竹山,村里的大多數村民,以竹山為生。近年來,村里利用竹林面積大力發展筍竹兩用林,竹林發展好了,然而因為交通不便,收獲的冬筍等作物存在運輸困難,銷路堪憂。

  今年10月,在桃江縣交通運輸局的努力下,大華村共有6.5公里公路被列入交通建設扶貧計劃,兩個月時間不到,村里已有4.5公里坎坷不平的土路得到硬化,其餘道路建設年底可完成,一條致富路即將鋪到大華村。「路一修好,所有運輸成本降低,竹農收入就增加了。」大華村支書莫飛虎告訴記者,已有不少外地竹農找他商量合作發展林下經濟。

  便捷的交通條件是推動經濟發展重要前提,桃江大力實施交通優先發展戰略,著力暢通對外通道,破解交通「瓶頸」,先后有二廣、益馬、益婁、益陽南線、馬安5條高速公路啟動建設,建設里程近百公里。9條國省干道啟動提質改造,建設總里程207.9公里。農村公路建設持續推進,改造縣鄉道路105公里。

  公共交通面貌一新,利用原月飛學校場地,建成公交停保場一個,解決了縣城公交車夜間無處停放的「老大難」問題;打造「綠色公交」,投入電動公交60臺,新建充電樁30個;回應群眾關切,新開縣城公交線路2條(8路、9路),公交網絡更加完善;大力發展鎮村公交:灰山港新開3條(7路、8路、9路)鎮村公交(總數達7條),全鎮實現公交全覆蓋,群眾尤其是全鎮萬餘名師生出行更加便利。

  來自桃江縣交通運輸局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桃江縣桃花江大道、桃花南路、雪峰山路等8條骨干道路全面拉通,城區「六縱六橫」路網骨架基本成形,城市交通主動脈趨於完善。國道207桃江段、國道536桃馬公路、桃益公路等近200公里干線公路完成提質改造,境內干道全面暢通,交通建設完成投資75億元,是「十一五」的3.26倍。

常安高速武潭

  五年來,桃江縣共硬化農村公路770公里,改造危橋193座;建成鄉鎮客運站6個,全縣客運班線達122條、客車504臺,行政村通班車率已達97%;新增城市出租汽車50臺,城市公交線路10條、車輛112臺;過去五年,五條過境高速二廣、益陽南線、益婁、益馬、馬安相繼開工建設,建設里程近百公里,其中益陽南線高速已建成通車……,構建起「綠色相隔、水系相連,東西貫通、南北相連」的城市格局,四通八達的路網,不僅完善了桃江的道路體系,亦為桃江融入大益陽經濟圈構建了堅實「骨架」。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務實拼搏的桃江人將一如既往奮發趕超,昂首闊步邁向更加通暢的明天。(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桃江縣信息中心、桃江縣廣播電視臺提供)

江北公路鳳林港段

  村村通扮靚新農村

  12月10日,天氣晴好,大栗港鎮朱家村的村支書曹麥新一大早來到村里,他眼前是一條嶄新的公路,這條公路修好不到一周時間,村民用竹竿作了簡單的標誌,提示過往車輛和人群禁止通行。可是,曹麥新卻掩飾不了內心的喜悅,是什麼事讓這位村干部這麼開心?原來,該村回鄉創業青年黃躍光在村里投資500萬,興建了全市第一家鄉村山水游樂園。明年上半年就可以對外開放。眼下這條公路就是通往游樂場。曹麥新心里算了一筆賬,保守估計,游樂場建成后每年可以給村里帶來近90萬的收入。

  朱家村是桃江縣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該村境內的衛葡線全長5.6千米,連貫3個村,為一條重要縣道加寬工程。當地政府和群眾積極性高,為滿足當地群眾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將原本只加寬1米的公路加寬了1.5-2米,其中500米公路還實施了整體鋪張,尤其在高危路段處全部采用混凝土擋牆,并用青石回填壓實。在新舊路面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地段,進行了挖方、換板,更加確保了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這只是農村公路建設的一個縮影。

  2016年,桃江縣公路局發揚「愛路敬業,無私奉獻,頑強拼搏,爭創一流」的湘路精神,順利完成國省干線公路、農村公路建設和日常養護、

  安保工程等工作。今年農村公路安保工程省計劃任務78.369公里(隱患里程),其中省重點民生實事任務43公里。危橋改造任務44座,其中中橋4座,小橋40座。所有項目的實施嚴格遵循基建程序,規範工程管理,確保了建設質量和施工安全。

  農村公路提質改造方面現已完成55公里,其餘路段12月底完成施工。扶貧公路新建工作到目前為止共完成硬化任務36.3公里,估計到12月底完成扶貧公路硬化任務達到50公里以上。完成國省干線公路破碎板處治5022平方米,安保工程55.468公里,完成危橋加固6座。縣政府投入316萬元,配備、補齊國省干線公路、重要縣級公路和鄉鎮公路的公路標誌標牌、鋼護欄、示警樁;加強各項目施工單位的安全隱患排查,實現全年安全生產零事故。

提質改造后的石牛江鎮九蘇公路(劉嘉誠攝)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