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本地新闻

“三變”改革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新路——六盤水的扶貧實踐經驗

2017-02-16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宮義飛、楊成章、吳黔美 報道:資產收益扶貧制度,主要針對的是自主創收能力受限制的農村貧困人口,比如喪失勞動力而無法勞作的農民,目的在於把細碎、分散、沉睡的各種資源要素轉化為資產,整合到優勢產業平臺上,擴展貧困人口生產生存空間,讓其享受到優質資源,實現脫貧致富,是堅持科學治貧、精准扶貧、有效脫貧的重要發展理念。

  近年來,一套以“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為內容的“三變”扶貧新模式在六盤水推行開來,豐富了資產收益扶貧制度的實踐形式。從取得的成效看,“三變”改革讓扶貧方式更加精准、讓扶貧路徑更加多元、讓利益聯結更加規範,使更多的貧困群眾,尤其是居住在深山區、石山區、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失能、弱能貧困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專家表示,探索資產收益扶持制度,能夠將財政扶貧資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部分農村集體資產量化等作為貧困戶在農村新型經營主體中的股份,使貧困戶享受分紅、就業、技術指導、產品回購等多種收益,從而建立市場主體、合作組織與貧困戶的利益連接機制,促進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

  “三變”讓城市資源反哺貧困山區

  地處貴州西部喀斯特地區的貧困戶曹運江近年迎來了人生的大轉變,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能成為市中心黃金地段停車場的股東參與收益分紅,還能在那裡上班獲取勞務收益。45歲的曹運江是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大河鎮渡口村村民當地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長期入不敷出。今年4月,他開始在市中心富康路的停車場從事保安工作,月薪2000,十月份漲到2200,除此之外,曹運江到了年底還能收到停車場16000元的分紅,他不僅是停車場的員工,還是停車場注資20萬元的股東。

  2015年貴州省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設立了“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免除擔保抵押、扶貧貼息支持、縣級風險補貼”的“特惠貸”,鐘山區靈活運用這一政策將原本以戶為單位的“特惠貸”變成以人頭為單位,曹運江一家四口人申請了20萬元的“特惠貸”,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將20萬元入股到鐘山區物業公司下屬的富康路停車場。據瞭解,這個停車場建築面積3052平方米,為4層立體式結構,有停車位219個,總投資2000萬元,年收益380萬元左右,像曹運江這樣參與經營的貧困戶有160人。在融資模式上,停車場優先保障貧困戶收益,以物管公司為主體,公司與貧困戶按6:4的比例投入資金,貧困戶按第一年8%、第二年10%、第三年12%、第四年8%享受收益,第五年按出資額1:1.5退出,償還貧困戶個人貸款。照此模式曹運江一家人在2016年-2019年總共可分紅7.6萬元。

  鐘山區將按照“統籌城鄉發展、城市支持農村”的思路,依照富康路停車場的運作模式建設停車場35個,建成後將實現全區14409名農村貧困人口和3703名城市貧困居民全覆蓋,帶動貧困群眾就業700人以上。據瞭解,六盤水市2014年推進以“股份農民”為核心的農村改革以來,整合財政資金6.56億元,已撬動村集體資金、農民分散資金和社會資金46億元入股到滑雪場、停車場、旅遊景區等經營主體,近39萬戶農民變成股東,通過股權收益人均每年增收1200元以上。

  這種把城市優質資源讓貧困戶分享的模式,既有效推動了城鄉資源的流動與共享,解決了農村貧困群眾缺乏資源、就業難、增收難的問題,也能解決部分有意願進城貧困戶的生計保障問題。

  “三變”把金融活水引入貧困家庭

  家住鐘山區大河鎮大箐村1組的文豔今年46歲,由於丈夫早逝,多年來她一個人帶著3個孩子靠打零工為生。就在今年2月,在六盤水農商銀行的幫助下,她家不僅可以依靠土地流轉獲得不錯的分紅收益,而且六盤水農商銀行還給他們貸款20萬入股六盤水中心城區停車場,目前這兩個項目每年的的保底收益大概可以達到3萬元左右。

  家住六盤水市鐘山區大河鎮周家寨社區的周訓銀因為身體病痛的緣故,年過40歲依舊單身。20多年前的一天突然覺得右手、右腳很麻木也使不上勁,一開始並沒有在意,但是後來卻越來越嚴重了。慢慢地,周訓銀喪失了勞動能力,依靠年邁的父母生活,父母下地幹活,他在家裡煮飯,一家人窩在不到40平米的房間裡。在參與了六盤水農商銀行推行的“特惠貸”後,周訓銀今年拿到了停車場的第一筆分紅4000元,第二年能獲得5000元,第三年能獲得6000元。周訓銀的生活在這樣的扶貧政策下又有了新的盼頭。

  據介紹,“特惠貸”是六盤水農村商業銀行向鐘山區扶貧開發局精准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的5萬元(含)以下、3年期(含)以下、免除擔保抵押、扶貧貼息支持、縣級風險補償的特惠金融信用貸款。為解決貧困農戶根本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缺基礎設施、缺技術資金,因病致貧、因學致貧等問題,且單戶5萬元的貸款無法滿足貧困農戶的脫貧需求,六盤水農商銀行採取綜合授信方式,將精准扶貧“特惠貸”每戶貸5萬元的“戶戶貸”變成以貧困戶家庭人口計算,人均綜合授信貸款5萬元,由貧困戶家庭推舉符合借款條件的一人作為承貸主體的“人人貸”。由政府引導貧困農戶用“特惠貸”資金參與中心城區停車場、旅遊景區等優質項目建設經營,參與每年利潤分紅,並由項目經營方作為擔保主體。截止8月末,像文豔一家獲得六盤水農商銀行“特惠貸”支持的貧困戶已有955戶,3306人,六盤水農商銀行累計發放精准扶貧“特惠貸”16530萬元。

  六盤水農商銀行以“服務三農、服務社區、服務中小微企業”的百姓銀行市場定位,將自身發展融合于六盤水市“三變”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改革,創新探索出“金融+三變+扶貧”的模式,遵循市場規律,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作用,有效防控不良風險,積極推動金融“造血式”扶貧。

  “三變”讓旅遊資源助力農民增收

  從六盤水市向南驅車24公里,就到了“野玉海”的旅遊景區,其名取自野雞坪高原戶外運動基地、玉舍國家森林公園和海坪彝族文化園的首字。景區總面積509.76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68平方公里。景區以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打造集“山地運動、休閒度假、生態探險、民俗體驗”為一體的山地運動型旅遊經濟聚集區。該景區的建設以“三變”改革為指導,將“三變+旅遊+扶貧”的資產收益扶貧模式發揮得淋漓盡致。

  彝族風情街的項目由管委會與海坪村合作開發,將海坪村351畝集體荒山荒坡入股該項目建設,共建成38個院落19000平方米。村集體及村民占30%股份,景區管委會占70%股份,村集體30%分紅收益中的50%再分配給780名村民。2015年村集體和村民共分紅150萬元,其中分給村民75萬元,人均分紅961元,覆蓋農戶180戶780人,其中貧困戶65戶112人。

  野玉海千戶彝寨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共1006戶26.5萬平方米。該項目由農戶將上級補助的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作為股金,與野玉海管委會入股建設,按照山地旅遊度假房的模式來打造,建成後產權歸農戶所有,由農戶居住、經營,管委會統一管理,經營收益按投資比例分成,待管委會收回投資成本後,經營收益按照管委會占30%、農戶占70%的比例進行分紅。該模式覆蓋農戶1006戶4123人。

  玉舍雪山滑雪場的經營同樣帶動了周邊農戶脫貧。將收入的20%作為資金本,用於滑雪場項目的發展壯大和旅遊產品的開發,發動周邊的1261戶農戶用5000畝土地和荒地入股。同時,設定滑雪場工作崗位70個及周邊村民經營點42個,解決了農戶18戶60人的就業問題。2015至2016年度滑雪季3個月扶貧經營點及雪場就業工作崗位收入總計620萬元,共計帶動182人脫貧,人均收入每月達到2839元。

  此外,水城縣烏蒙花海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的組建同樣通過農戶參股的方式帶動了農戶脫貧。公司以苗木、資金和技術入股,農戶以耕地1000餘畝入股,俄腳村以集體荒山、荒坡入股1500餘畝,共建成2500餘畝花海及育苗基地3個,公司占股50%,農戶占股45%,村集體占股5%,覆蓋農戶303戶1510人,其中貧困戶80戶451人。

  野玉海景區的成功之處在於,採取“旅遊+扶貧+三變”的開發模式,創新“以奇為股、多樣參股”的資產整合模式,巧妙地把小城鎮建設、特色產業、旅遊產業、民族文化產業等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整合氣候、文化、生態等各種資源要素,激活景區發展內生動力,形成了景區建設與農民增收致富、脫貧攻堅良性互動的格局。

[责任编辑:肖静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