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山西 > 地方產業

李秋喜:取消白酒從量稅可促行業稅增逾100%

2017-03-10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蘭、特約記者王志峰報道:自2001年5月1日起實施的0.5元/500克的白酒從量計稅政策,通過10多年的實施情況看,效果極不理想,間接導致了白酒偷漏稅現象大量出現,加劇了白酒市場的不正當競爭,嚴重阻礙了產業進步。”在正在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向大會提交的提案是《關于取消白酒從量定額消費稅的建議》。

  白酒是我國有着上千年歷史文化傳承的民族產業。目前,我國白酒規模以上企業1563家,全國白酒總產量1312.80萬千升、銷售收入5558.86億元。從2001年起國家對白酒實施每斤O.5元的從量計稅政策,目的是通過這項政策實行公平稅賦,減少地方保護,扶植白酒行業技術領先、品質可靠的骨干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解決稅收流失。

  “然而白酒從量計稅政策經過10多年的實施,不僅完全沒有起到增加財政收入的作用和實現扶優限劣、維護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目的,並且嚴重違背了政策制定的初衷。” 作為山西白酒龍頭企業當家人,李秋喜深有感觸。

  李秋喜代表在提案中分析道:其一,由于高中低檔白酒,一律每斤加收0.5元,使得生產中低價位白酒的稅收成本顯著上升,經營效益下降,利潤被攤薄甚至出現虧損。為減輕稅負,一些骨干大型白酒生產企業甚至放棄了經營多年、市場口碑很好但無利可圖的中低端品牌白酒的生產,造成產品結構性失衡。其二,高端白酒是稀缺資源,產品量在全國白酒總量中佔比不到1%,大部分企業基本是以經營中低端的白酒產品為主。這些低檔產品售價只有幾元錢,利潤只有不到5%,增加一道從量消費稅,成本上升5%—10%,原有的利潤全被新增的從量消費稅吃掉,這些企業最終因虧損嚴重,無力支撐10元以下低價位白酒的生產經營,被迫讓出了低端白酒市場。而讓出的低端市場,反而被大量財務不規范的甚至是無證經營的非法小酒坊鑽了空子。這些山寨企業的產品充斥低端市場,缺乏有效的安全監管,存在極大的食品安全隱患,也違背“扶優限劣”的制定從量征稅的初衷。其三,地方政府對從量征稅的積極性並不高,一方面,是由于消費稅收入歸中央支配,地方財政沒有明顯的收益;另一方面,迫于經濟發展的壓力,地方政府存在着保護本地小酒廠的傾向,對一些無證經營的小酒廠和酒作坊往往采取默許縱容的態度。

  從維護市場秩序、實際稅負公平角度出發,李秋喜代表建議,取消白酒產品每市斤0.5元的從量定額消費稅。這樣,有利于鼓勵守法經營企業的發展,促進白酒產品質量提升,保障食品消費安全,有效遏制非法生產經營,避免發生白酒食品安全事故,有效淘汰落后產能,從源頭杜絕偷漏稅及假冒偽劣的非法經營行為。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讓合法正規的優勢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並發揮作用,通過正常的市場競爭解決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的問題。

  李秋喜在提案中還特別強,取消白酒從量定額消費稅“可以有效促使行業骨干企業積極參與低價優質產品市場競爭,從而增加白酒稅收,保守計算可以促進白酒稅收增長100%以上。”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