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本地新闻

2016年珠海地區進出口工業產品55.67億美元

2017-03-15
来源:香港商報網

  

  新聞發布會現場

  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對進口商品進行檢查。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陸紹龍報道:3月5日,珠海檢驗檢疫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對外通報稱,2016年,珠海檢驗檢疫局共完成法定檢驗的進出口工業產品檢驗3.93萬批,貨值55.67億美元;以及2016年珠海地區進出口工業產品質量狀況、珠海口岸檢驗監管十大典型案例。

  通報稱,2016年,珠海檢驗檢疫局共完成法定檢驗的進出口工業產品檢驗3.93萬批,貨值55.67億美元。檢出不合格進出口工業產品620批、貨值4.75億美元,同比分別減少和增長41.2%和3.75%。珠海地區出口工業產品遭境外退運220批,貨值1129.9萬美元,貨值同比增長17.5%。珠海地區目錄外進出口商品監督抽查檢出不合格商品35批,抽查總體不合格率達29.9%,同比增長116.7%。檢出不合格進出口目錄內工業產品方面,不合格進口工業產品605批、貨值4.74億美元,同比分別減少41.38%和增長3.72%;不合格出口工業產品15批、貨值123.96萬美元,同比分別減少37.50%和增長94.02%。不合格進口工業產品主要包括“資源化工類”、“輕工與紡織品類”和“機電類”產品,不合格原因涉及有毒有害物質超標、電氣安全不合格、環保不合格、危險化學品包裝不合格、安全標識不合格、品質不合格等十餘類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出口工業產品主要包括有機化學品、塗料等危險化學品及出口兒童玩具等,不合格原因主要有安全標識不合格、貨證不符、危險化學品包裝不合格等。

  據了解,2016年2月,珠海檢驗檢疫局對來自進口日本產鐵壺進行檢測,發現其中水壺的銅質壺蓋重金屬鉛溶出量超標,尤其在酸性環境下鉛溶出量檢出值超出限量標准550餘倍。鐵壺是近年來日趨流行的烹茶用具,使用不合格的鐵壺烹煮茶水,存在金屬鉛析出量超標的風險。過量的鉛攝入人體可能會對神經、造血、內分泌等多個系統造成危害。該檢出案例也表明發達國家的所謂高端產品,其質量安全水平並非都如售價一般“高大上”,國人尚需理性消費。該局依法對該批不合格鐵壺實施退運處理。

  據介紹,2016年,珠海檢驗檢疫局共檢出玻璃、陶瓷、金屬等各類材質的不合格進口食品接觸產品30批,依法實施了後續處置。同時,向媒體和市民通報的其他9大典型案例包括檢出進口乳膠避孕套安全項目不合格、銷毀缺陷進口嬰幼兒服裝、檢出進口嬰兒奶瓶清潔劑不合格、檢出進口高檔功能性服裝不合格、連續檢出並退運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進口舊工程機電設備、銷毀禁止進口的舊壓力容器、進口液化天然氣短重情況高發、查處出口危險化學品企業逃避檢驗違法案件、檢出並退運能效不合格機電產品等。

  珠海檢驗檢疫局檢驗監管處處長丁孝芹表示,珠海檢驗檢疫局將進一步完善風險收集、識別和評估機制,強化風險分級處置和風險監測,嚴格進出口大宗資源類商品、危險化學品、消費品、兒童用品、醫療器械等重點敏感商品的質量安全監管,積極開展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推進出口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支持珠海創建國家級打印耗材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

[责任编辑:蒋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