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本地新闻

黔臺江千名繡娘織畫卷迎佳節

2017-04-09
来源:香港商報网

  

千名绣娘同时手绣22米长画卷《锦绣台江》

  【香港商報网訊】通訊員 張鴻、記者 黃慶松報道:4月9日,2017苗族姊妹節千名繡娘在臺江縣秀眉廣場共織畫卷,千年技藝驚艷亮相苗族姊妹節,與四方游客一道共享苗族佳節盛宴。

  據了解,參與繡制的百名繡娘都是從臺江縣九個鄉鎮(街道)抽調過來的優秀民間藝人,其中不乏國家級、省級、州級、縣級的非遺傳承人,同時也是古歌傳承人。繡娘們以針為筆,以線為墨,在同一塊底料上繡制出精美的圖案。繡卷緩緩展開,劃龍舟、牛打架、紡織布、染藍靛等苗家生活、生產場景活靈活現。在繡制的過程中,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欣賞,拍照留念,稱贊臺江苗繡的精美絕倫。

  當天,臺江縣組織全縣九個支系1000名繡娘共同編織一幅純手繡畫卷,充分展現臺江廣大繡娘精堪的技藝和代代傳承的工匠精神,該作品列入苗族博物館收藏。近年來,臺江縣以苗族姊妹節為平臺開展民族文化旅游工藝品展演。此次整個《錦繡臺江》繡卷,長22米,寬0.9米。繡制用時一個多月時間,充分運用了近十種苗繡傳統針法和技巧,包括平繡、打籽繡、皺繡、扭角繡、破線繡、辮繡、鎖繡、馬尾繡、織錦等。針線細密,色彩明快,十分傳神。繡卷顏色均勻,平整光潔,從遠處看如同用筆繪成,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據悉,苗繡是指苗族民間傳承的刺繡技藝,是苗族歷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現形式之一,是苗族婦女勤勞智慧的結晶。主要流傳在貴州省黔東南地區苗族聚集區。刺繡的圖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運用各種變形和夸張手法,表現苗族創世神話和傳說,從而形成苗繡獨有的藝術風格和刺繡特色。

[责任编辑:郭美红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