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本地新闻

“宜春綠”對接“大北京”

2017-04-27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郭美勤報道:4月24日、25日,江西·宜春(中關村)新經濟新技術產業對接會和江西·宜春(北京)綠色有機產品展示推介會相繼在北京舉辦。這兩場活動,綠色農產品進京簽約金額49.8億元,綠色產業入贛簽約27個高新技術項目,金額159.2億元。這一進一出,正是宜春培育綠色新動能、發展綠色新經濟的生動寫照。

  宜春綠色產業在京“精准對接”

  今年3月1日,贛京合作交流會的成功舉行,拉開了贛京深化合作交流、攜手加快發展的序幕。敢為人先的宜春敏銳地發現了對接“大北京”所帶來的巨大商機。

  宜春以綠色發展為指針,手裏緊握著一大把的“綠色牌”。

  宜春的“綠色生態”優勢明顯,作為宜居城市,從水資源、空氣質量到氣候等,都比較適合大的產業園區和產業項目;宜春的“綠色資源”獨一無二,鋰電資源占了全國的一半,原材料豐富,鋰電產業鏈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靠近汽車產業豐富的長沙,全產業資源有保障;宜春的“綠色產業”亟需升級,中關村和宜春在產業結構、市場對接、資源整合方面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兩地將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等領域加強合作,實現兩地優勢互補,企業互利共贏;

  宜春的“綠色食品”名聲遠播,已建成綠色食品原料基地138萬畝,有機農產品基地95萬畝,綠色有機認證產品515個,占全省40%,全市綠色有機產業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大關。

  此外,最獲得投資人青睞的是宜春發展的“綠色環境”。據了解,宜春高度重視投資環境的優化,先後制定140條惠企政策,設立了總規模為100億元的綠色產業基金,通過加強財政資金引導,扶持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記者了解到,在2015年以來該市重點推進的220個投資億元以上工業重大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就達118個、總投資612.13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占比由2011年的25%提高到了目前的50%以上。

  宜春市市長張小平表示,近年來持續深入推進工業、農業、旅遊服務業“三升級”,致力發展綠色經濟,並利用區位交通、投資成本、政策措施、政務服務四大優勢在宜春構築起投資興業的窪地。

  此次對接會,宜春借力中關村先進的科技、產業和人才優勢,通過兩地產業項目對接交流與合作,簽訂的27個項目,涵蓋鋰電新能源、生物醫藥、光電能源、電子制造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為宜春綠色發展提供更大動能,進一步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精准對接背後的“宜春綠色故事”

  在這兩場活動中,“綠色”是記者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作為全國首批生態試點城市,宜春在謀求經濟轉型升級中,始終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業發展新經濟,引進新技術,加快轉型升級;農業狠抓產品質量,創建產品品牌,增加綠色有機產品供應。

  在工業發展上,加快轉型升級,向綠色要動能。在節能降耗上做“減法”。積極運用節能環保等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進一步提升企業工藝、裝備、能效水平。在發展綠色產業上做“加法”。重點打造“兩產一水”,加速引導資本投向鋰電新能源、中醫藥產業、溫湯富硒溫泉水項目。

  在農業發展上,扛起“金字招牌”闖市場。近年來,宜春以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區,促進各種要素向園區聚集,實現農業生產標准化、品牌化。通過支持龍頭企業、產業大戶租賃建設綠色有機基地,以農民土地入股經營合建基地等方式,加快基地集中連片、規模經營。宜春國家農業科技園、豐城生態硒穀被評為國家農業科技示范園,袁州農業園區列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試點,率先在全省實現省級園區全覆蓋。

  宜春經濟注入綠色發展新動能,轉型升級謀求新突破。今年一季度,全市國內生產總值422.85億元,財政總收入達10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2%和12.9%,增幅均居全省設區市第三。宜春,經濟轉型升級“綠”途坦蕩。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